“三毛之父”张乐平

陈林 钱秉荣

 

 

  他走了,带着一个艺术家的忠诚与辉煌;他走了,抱着一个执著伟人的最后一点遗憾……

  他用画笔辛勤耕耘了一生,给多难的祖国历史画轴上挥洒了无数针砭风颂的笔墨,替旧时广大疾苦的民众呐喊出共同的呼声,又将一片崭新的春天带给新时代的每一个人。

  他的名字——张乐平,将永驻在中国艺术的长廊里。

  1993年9月27日,是“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逝世周年忌日,就在同天,《张乐平遗作展》开幕暨漫画《三毛从军记》原稿捐赠仪式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这是一箱略微发黄的画稿,三年前张乐平先生就在上海美术馆谈起,捐赠仪式原本定于1992年1月28日举行,不想由于1月23日张老先生患吸入性肺炎,病情急转直下而终未如愿。病榻上,他还想着自己的心愿不久就能完成,心情十分激动。他拿着儿子誊写得很大很清晰的字,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捐赠仪式上的发言稿,但是,病魔终未让他等到那个时刻。画展的发言稿最终是由张乐平先生的夫人、原上海大中华橡胶厂技校教师冯雏音女士读完的。发言稿内容感人至深,听者无不动容。“五十年前从军的小三毛,经过几代读者的热情关注,终于能在上海美术馆安家落户,这份心愿得以完成,也是对新老读者的一次新的交待。”这就是一位老艺术家的真挚情怀。

  张乐平早年在一家木行当学徒,学徒生涯充满了辛酸。30年代初,当他一踏上画坛,作品便集中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对不义现象的严正指控,“三毛”这一典型形象的创造,代表了广大民众超负荷的人生历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三毛从军记》于1946年创作完成后,首先在《申报》上连载,读者于是每天清晨蜂拥排队争购,一睹“三毛”每天的新遭遇,为“三毛”鸣不平,一时间“三毛”成了广大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张乐平先生事后不无感慨地谈到,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热心读者支持“三毛”、同情“三毛”、关心“三毛”,才使自己更有信心将“三毛”再画下去。继而《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三毛新事》、《三毛今昔》等许多作品相继问世。

  直到晚年,张乐平先生仍不断为《解放日报》画“三毛学雷锋”、为《中国体育报》画“三毛与体育”、为《儿童时代》画“三毛爱科学”、为《小朋友》杂志画封底……

  张乐平先生常常会出神地盯着一个人,研究他的表情,有时候会叫来自己的小孙子当模特,所以张老先生的画中人总是有着动人的神韵。张乐平先生的年画、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国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张乐平先生从不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因为他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热爱伟大的艺术,他总是快乐、忙碌、永不疲乏的,而他的精神又总是年轻的。除了作画,张老先生还常常喜爱摆弄阳台上的盆景,绿色的生命又常令老人感受造化的伟大。直至近期造访其寓所,那几盆花仍蓬勃地绽放着。

  张老先生德高望重,却为人坦诚。他严格家教,从不允许子女凭自己的名气在外吹嘘,也从不依仗自己的地位帮子女找些“捷径”,却又常常热忱于旁人的求助,尽自己全能为别人解决困难。张老先生居住的上海五原路,弄内居民没有不认识老人的,老人一出门,邻里相互招呼,拉家常,从不端大艺术家架子。台湾女作家三毛,千里迢迢赶到上海来认这个“三毛爸爸”,张乐平先生抚着女作家的头,乐呵呵道,我又多了一个女儿,有福气啊。女作家自缢消息传来,张乐平先生惊愕悲痛不已,为三毛如此轻率于生命而叹息,为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悲伤。

  在去年9月27日至10月3日的为期一周的《张乐平遗作展》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小朋友,国内的、海外的纷纷赶到这个展览会上,大家认真观看老人的作品,有的还当场临摹,有的站在画前久久不愿离去。一位叫卓志经的参观者在留言中写道:张乐平先生的一生事迹伟大,建议多出张老先生的画册……

  张乐平先生用画笔辛勤耕作了一生,同时完成了自己忠诚的艺术家形象。特别是在“三毛”这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创造中,几乎用了他大半辈子的心血。“三毛”是中国贫苦儿童的综合写照,他们的天真烂漫、喜怒哀乐、异行奇遇、超负荷的人生艰难历程在张乐平先生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张乐平先生通过长期关注和表现“三毛们”的生活,披沥了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赤诚。这使他成为一代又一代众多孩子的朋友,赢得了一切关心儿童事业的人士的尊敬和爱戴。

  宣迩人遐,艺术长青,乐平不死,三毛永生!

——摘自1994年2月1日《中国化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