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名人】宋庆龄与“三毛之父” 朱少伟
|
||
1947年4月,宋庆龄在儿童福利站教孩子们识字
宋庆龄是广大少年儿童最慈祥的祖母,她生前一直特别关爱孩子们。在这位伟人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不禁回想起她与“三毛之父”张乐平之间的一段往事。 抗战胜利后, 宋庆龄从重庆返回黄浦江畔,将保卫中国同盟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前身,以下简称“中福会”),并继续担任主席。当年,她目睹不计其数的贫困儿童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看在眼中,痛在心里,于是她决定筹建一些儿童文化福利机构。 1946年10月,中福会在上海胶州路725号晋元小学内创办儿童图书阅览室,教育家陈鹤琴受邀担任主任,宋庆龄出席开幕式。翌年4月,中福会在儿童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建立第一儿童福利站,它融教育、保健、救济工作为一体,内设识字班、图书馆、保健室和营养站,旨在救助贫困儿童、培育未来新人。继而,中福会又在沪东、虹口建立第二儿童福利站和第三儿童福利站。宋庆龄在中福会对外宣传画册《上海儿童工作组》卷首语中写道:“我们的三所儿童福利站就成为它们附近居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不管他们遭遇个人的疾病或火灾的祸害、想读书或做一个舞台演员,无论他有怎样的要求,他们知道他们都会从福利站方面得到同情合作和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三个福利站得到免费识字教育、免费医疗和免费配给营养品的贫困儿童,陆续达到数万人次。 随着局势的动荡,中福会原有的海外经济援助大部分被阻断,而难以生存的穷苦孩子却越来越多。紧急关头,宋庆龄想起一位画家——张乐平。张乐平于1935年夏首创“三毛”漫画形象并颇受关注,后由《申报》《大公报》分别连载的《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更是家喻户晓。他笔下那“圆鼻光头三根毛,贫困凌辱一人扛”的“三毛”已成为贫困儿童的“代言人”,宋庆龄感到可运用其影响力,在上海创办“三毛乐园会”,救助苦难的流浪儿。她曾对外国友人说:“我们正在举办‘三毛乐园会’。三毛是一个可爱的、中国漫画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经历了中国穷苦孩子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他现已成了一个‘小先生’,而且我们正在借助他进行一次筹款活动。” 宋庆龄通过媒体公布“三毛乐园会”章程,呼吁各界人士都来关心“三毛”们,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三毛乐园会”设于中福会机关,凡能每月捐赠3块银元(一个孩子每月基本生活费)救助一名贫困儿童的,即可成为“三毛乐园会”会员;每月能出资救助5名贫困儿童的,可成为荣誉会员,所有出钱捐物者都是“三毛”之友。 1949年1月下旬,宋庆龄委托冯亦代及其夫人郑安娜出面联系,诚邀张乐平一起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为“三毛乐园会”的救助工作开展宣传和筹措资金。此时的张乐平正有病在身,得知此事后,他马上表示愿为“三毛生活展览会”的筹备尽力,仅隔数日便拿出了方案。宋庆龄看后很满意,及时答复在浙江嘉兴疗养的张乐平。不久,张乐平来沪,在一个月内精心赶画了30幅“三毛”水彩画,还特意设计一枚别致的纪念徽章,又整理出自己的一批“三毛”原作。 1949年3月,张乐平正在为义卖创作“三毛”水彩画 张乐平设计的“三毛乐园会”纪念徽章 1949年3月下旬,“三毛生活展览会”在上海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一幢弄堂房子里举行预展;接着,又在外滩汇丰银行(现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礼堂向外国友人展出。宋庆龄拨冗到场与参观者见面,还特意把张乐平请到身边与之亲切交谈,一同接受记者采访。张乐平曾回忆:“那天,宋庆龄坐在我的旁边,她当时已年近60,看上去却不过40岁的样子,衣着朴素,仪态大方,举止端庄。同外国朋友谈话,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我讲话,又是一口道地的上海话。她很亲切地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家庭情况如何,怎么画起‘三毛’来的,等等,完全是亲切的家常式的谈话。外国朋友同我谈话,宋庆龄亲自翻译。开始我还有点拘束,看到她这样和蔼可亲,很快自然起来。她一再向我表示感谢,说:‘这次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件大好事,真太辛苦你了。’听了这些话,我非常感动。” 张乐平为义卖创作的“三毛”水彩画之一 1949年4月4日,“三毛生活展览会”在上海大新公司(现为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四楼开幕。当天,张乐平在《大公报》发表《我怎样画三毛的——为“三毛义展”写》,其中讲道:“孙夫人主办的儿童福利会,为了救济跟‘三毛’同一命运的小朋友们举办‘三毛义展’,我抱歉我的作品还没有成熟,特别是30张彩色义卖作品,都是在带病中赶画的,但是想到千千万万的‘三毛们’因为孙夫人这一义举而得到救助,作为三毛作者的我,还会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体验么?” 宋庆龄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莅临了展览会。不少上海民营广播电台都推出特别节目,用国语、沪语和粤语播出展览会实况。著名话剧演员尹青义务担任现场播音员,厅里不时回响着她那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救‘三毛’!”展览会展出《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原作300余幅,深深吸引大家。那些用于义卖的“三毛”水彩画,以及张乐平精心设计的“三毛乐园会”纪念徽章和作者签名的《三毛流浪记》单行本,均被踊跃认购。展览会为期6天,展厅里观众如潮,热闹非凡,共有40余人捐款加入“三毛乐园会”。展览会共筹得3200多银元,可维持千余名流浪儿一个月的生活,又收到大量书籍、文具、衣服、食品、药物,可满足许多流浪儿生活、学习之需。展览会圆满结束后,宋庆龄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张乐平表示感谢和勉励,并随赠几罐克宁奶粉和两块绸料。
《三毛流浪记》电影公映时的海报 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先前计划摄制根据张乐平同名系列漫画改编的《三毛流浪记》,因故近半年未能正式启动,宋庆龄亲自筹划“三毛生活展览会”无疑对该片的拍摄具有促进作用。1949年4月1日,《三毛流浪记》在外滩开拍了第一个镜头。由阳翰笙编剧的《三毛流浪记》,聚集了数十位上海影星,他们均心甘情愿围绕“三毛”做配角。《三毛流浪记》作为新上海第一部公映的国产电影,曾随宋庆龄参加庆祝解放的义演义卖慈善活动。 上海解放的第二天,张乐平与一批进步美术家共同签署并发表《美术工作者宣言》,提出要“为人民服务,依照新民主主义所指示的目标,创造人民的新美术”。张娓娓在《父亲张乐平在1949》一文中写道:“……上海市政府举行了解放后文化界第一次盛大集会,科学、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戏剧、电影、美术、音乐、游艺等各界代表162人出席,我父亲也光荣地名列其中……父亲的肺结核在那年也痊愈了!这一方面得益于宋庆龄先生送的进口药‘雷米封’,而他愉快的心情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宋庆龄的亲切关怀下,张乐平很快恢复健康,他决心让“三毛”在新社会进入新生活,焕发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仍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儿童事业中。张乐平则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常深入学校和少年宫辅导小朋友,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称号。1985年夏,张乐平荣获首届“宋庆龄樟树奖”。追忆起昔日宋庆龄亲自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的情景,张乐平激动得夜不成寐。 ——摘自2023年6月《上海滩》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