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衡复,走进历史,阅读经典
|
||
走近名人故居,透过古老的物件与旧时光相遇,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穿越时空,触摸历史。 参观老建筑,阅读一座城。上海的魅力,不仅在于国际化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有梧桐树下名人旧居的文化积淀,多元兼容构建起了上海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与人文符号。 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也见证着城市里发生的故事,历史有记忆,文化有传承,城市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万象融合,蕴藉深厚。 如果你热爱中外文学、戏剧,那一定不能错过上海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今天,就让我们叩开历史的大门,走进衡复风貌区四位名人的故居,领略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风云往事。 衡山路—复兴路(简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面积为7.66 平方千米,是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保护规模最大、历史风貌保护最完整的核心街区。该地区汇集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以居住为主的各国风格建筑艺术精品。区域内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相对集中,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从2015年到2020 年,衡复风貌区全面推进“成片街坊”风貌修缮工作,深入推进重点特色历史建筑保护项目。深度挖掘海派文化的精髓,打造一批高品质开放性城市文化空间,如“四居一馆一中心”——张乐平故居、夏衍故居、柯灵故居、草婴故居、衡复风貌展示馆、衡复艺术中心。(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
张乐平故居——“三毛之父”的小屋 “光光头上,三根毛;圆圆鼻子,向上翘。”描写的是中国漫画大师张乐平笔下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三毛。 在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288弄3号弄堂入口处,三毛形象以四格漫画的形式一路展开。在弄堂深处的原木大门边上,“张乐平故居”字样的木质门牌让人们对这栋英式小洋楼兴趣盎然。 张乐平故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244平方米,为假三层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张乐平在此居住了近半个世纪,期间创作出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传世之作。 2008年12月,张乐平故居列为上海市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包括张乐平故居在内的“五原路近代建筑群”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2016年2月6日起,张乐平故居向公众开放。 2018年,张乐平故居被授牌成为“徐汇区市民修身基地”。2020年,被评为2019年阅文杯“阅读青春”深阅读计划(上海)“十大最受欢迎场馆”。 1910年,张乐平出生在杭州湾北岸的一个叫黄庵头(现名张家门)的小村,家境清贫使他的童年尝尽了人间冷暖,但在母亲的熏陶下,张乐平从小就喜爱美术,后又得到美术老师的指导和短暂的美专学习,在他十八、九岁时,就在上海开始了美术创作和作品发表。20世纪30年代初张乐平在漫画界崭露头角,抗战时期率领漫画宣传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主编漫画报刊,解放后长年领军上海漫画队伍,晚年参与创办当时上海惟一一本漫画刊物《漫画世界》并任主编,为中国漫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56年7月,张乐平开始在当时国内唯一的低年级儿童画报《小朋友》上,每期固定在封三发表一组儿童漫画,描绘当代的新儿童,前后历时十年,这就是《我们的故事》的起源。 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漫画家之一,也是中国儿童连环漫画和中国原创无文字长篇连环漫画的开创者,被誉为“三毛之父”“平民画家”。其代表作有《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外传》等。张乐平的三毛漫画代表中国获得世界著名的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文化遗产奖”、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世界无字书“特别荣誉奖”、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图书俱乐部的推荐书单。 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作品中,儿童漫画占据超过一半的比重。除了三毛之外,他还创作了《小茉莉》《小猫咪咪》《父子春秋》《我们的故事》等其他儿童题材的漫画,它们是公众了解较少的部分,却是张乐平儿童漫画不可或缺的部分。 张乐平先生的碑文上刻着先生生前书写的一段文字:“凡是老树大树都是从幼苗长大的。对每一棵幼苗我们都要精心培育。” 爱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一点一滴的细碎日常中。这样的画家值得我们铭记,他的精神和技艺更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夏衍故居——梧桐树下的文学巨匠之家 夏衍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中可谓“大名鼎鼎,熠熠生辉”。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夏衍“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对夏衍来说,电影艺术家,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一个。他不仅涉猎电影、戏剧、报业、翻译等领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线的领导者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原安亭路41弄19号)2号楼,走进夏衍曾经的生活,去了解这位中国左翼文艺革命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人生历程。 夏衍故居建于1932年,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深棕色的装饰木架、简洁几何装饰的腰线元素体现了英式建筑风格,入口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高耸的烟囱则点滴融合进了西班牙风格元素。1949年至1955年间,夏衍先生与家人在此居住。这段时光也成为这栋建筑最重要的历史片段和人文记忆。(201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夏衍出生于1900年,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35年他第一次以“夏衍”为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泡》。之后的两年内,他完成两部独幕剧,历史剧《秋瑾》和著名报告文学《包身工》。1937年他完成了代表剧作之一的《上海屋檐下》。 夏衍旧居中陈列有许多夏衍用过的老物件,默默讲述他在此居住的那段忙碌的时光。二楼卧室展厅内陈列的家具、床品都是夏衍的子女捐赠,这些物品都曾在乌鲁木齐南路这处旧居里使用过,后跟随夏衍搬去了北京,现在又返回到了上海的这处故居。2014年,夏衍旧居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11日,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柯灵故居——能拂心弦总一家 在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原白赛仲路)147号,有一栋建于1933年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公寓建筑。这栋建筑就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剧作家柯灵的故居。公寓为砖混结构,高三层,采用米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屋面则为缓坡设计并铺设红瓦。建筑门窗形式多样,其中主入口上方的凸肚窗为点睛之笔。与同一时期流行沪上的装饰艺术派公寓不同,这栋公寓外立面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高低有致的布置形成了一种错落起伏的美感,更显自由活泼,置于如今复兴西路梧桐环抱的景致中,可谓相得益彰。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绍兴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电影文学家。柯灵童年清贫、靠寄人篱下读完小学辍学,凭着勤奋自学走上文学之路,15岁时,在绍兴《越铎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斗门提灯会记》。后又在朱储务实小学教书,还当过小学校长。1931年进入上海电影界,先后在天一、明星、联华电影公司工作,并参加了左翼影评小组,开始用柯灵的笔名。他还主编《明星半月刊》,参加了《鲁迅全集》的校对等工作。先后在《晨报》《大美晚报》《大美报》等报刊兼职,当特约记者,编文艺副刊等。 抗战时期,柯灵先后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和《万象》杂志。柯灵出版的作品有《柯灵散文选》《柯灵六十年文选》《长相思》《香雪海》等,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柯灵先生的一生,丰富而又充实。他的文学生涯长达七十余年,他写了一辈子,人间的风雨雷电,命运的惊涛骇浪,都没有使他停止写作。他写剧本,写小说,写评论,写杂文,写散文。他的书房里,挂着清代文人张廷济的一副对联:“读书心细丝抽茧,炼句功深石补天。”这正是他创作和治学态度的写照。 在1990年“柯灵创作生涯六十年研讨会”上,他说自己“至今还是个人生和艺术的白首学徒”。这名“谦卑学徒”的高风亮节,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他曾说,艺术家的神圣职责是面对现实,而不是粉饰现实,只有忠于这个原则,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赞美,因为公众需要诚实和公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草婴书房——如“草”之青,如“婴”之纯 “我觉得自己很平凡很渺小,好像一棵小草,即使火烧也好,被人踩也好,但有了一定的条件我还是会重新长出来,我不会随便地屈服,就像小草的精神。” ——草婴 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78号的草婴书房是世界独一无二以一人之力完成400万字《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工作的文学翻译家草婴的故居。 正值初冬,草婴书房外的一片草地依然生机盎然,油绿青葱。草坪上铺着刻有草婴名言的石板,彰显了草婴坚韧、自由、不屈的精神品格。草地边是一个景观小池。楼左边的藩篱里间杂几棵细竹,底楼的门廊用五根欧式的拱柱支撑。小楼虽小,却别具特色。
草婴(1923.3.24—2015.10.24),原名盛峻峰,文学翻译家。15岁开始学习俄语,1941年起,先后为《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译稿。1945至1951年任时代出版社编译。新中国成立后,草婴翻译了大量苏俄文学作品,成为我国第一位翻译肖洛霍夫作品的翻译者,还曾翻译过莱蒙托夫、卡塔耶夫、尼古拉耶娃等人的作品。从1977年起,他用了20年时间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完毕,总计400万字。他也因此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高尔基文学奖等荣誉。 译者是一座桥,建造这座桥最重要的任务是传递原作精神。无论在何种境遇当中,草婴都不变初心不改初衷地坚持着自己作为翻译家的使命。草婴先生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了一生,为中国翻译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实现这一愿景,翻译不可或缺,文学翻译家也责无旁贷。 出生于三月的草婴,用小草般的毅力和韧性,在文坛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如“草”之青,如“婴”之纯,任凭风吹雨打,不懈不怠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片绿意,以一支译笔为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披荆斩棘,不懈不怠。
名人故事,故居旧事,衡复记忆只是上海往事中的凤毛麟角。如果你有空,来上海,到衡复,致敬经典,一些老建筑,一些温暖印记。 百年上海,始于建筑,成于故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建筑之美、以故事之温,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向世界讲述上海的“诗与远方”。 ——摘自2023年12月7日百家号《新闻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