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全面睇
|
||
三毛——中国漫画的“国宝” 从1935年张乐平先生笔下第一幅三毛漫画问世至今,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影响力波及海外。人们喜欢三毛,因为他正直善良,见义勇为,聪明机智,富有童趣,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社会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三毛给予人们心灵上的震动,精神上的鼓舞,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不仅仅是那个只长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种民族形象,因此几代人都对三毛怀有亲切的感情。 国宝三毛 1995年2月,中央领导人江泽民等同志在听取广电部工作汇报时,特别在对少儿广播电视工作指示中,点名提到漫画《三毛流浪记》等,指出:“这些优秀的作品为什么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益于人们的心灵。” 张乐平先生为我们民族文化留下了多部三毛连环漫画作品:《1935年的三毛》、《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三毛外传》、《三毛的控诉》、《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三毛日记》、《三毛学雷锋》、《三毛与体育》、《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三毛的故事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木偶剧、歌舞剧、系列广播,并制成音带、VCD、多媒体光盘等广为流传,其中7次被搬上银幕或荧屏,并在世界上获得殊荣。三毛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活力,三毛形象被誉为中国漫画的“国宝”。 三毛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外国卡通漫画形象不断冲击中国文化市场,人们的目光也不禁投向了三毛。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我们小时候受三毛这个形象影响很大,《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教育了一代人,现在就缺少这样的形象。三毛这个形象是可以做文章的,当然要赋予他时代的特点。”国内近年来虽然创作了不少卡通漫画形象,但影响力都不尽人意。而三毛形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中国卡通漫画形象中屈指可数。从近年的一些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三毛作品在当代依然拥有广泛的受众,可谓一颗生命力旺盛的长青树。在1997年的沪版图书订货会上,新出版的三毛漫画系列图书便使拥有高科技、大制作等美誉的外国卡通图书甘拜下风。其中《三毛流浪记》更是荣登榜首。以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三毛漫画图书的发行量并不亚于任何一种外国卡通读物。 三毛的价值 据有关部门评估,三毛的无形资产达5.9亿元,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在美国,米老鼠走卡通商业化的道路,经过完善的市场运作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我国的三毛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如果合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得到合理的开发,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喜的是,以新时代题材和内容推出的三毛作品仍旧受到大众的欢迎,社会反响热烈。1997年出版的《三毛大世界》中,三毛以新时代、爱科学的面貌出现,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累计已销售百万余册,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取得了惊人的社会效益,并荣获“中国图书奖”。 数字化的三毛 1997年6月,《三毛流浪记》发表50周年。据当时全国30多家城市中心书店销售统计,畅销书(文艺类)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的是《三毛流浪记》,可以说是对这本经典读物“生日”的最好祝贺。 1996年评选的“全国优秀畅销书”少儿类75种图书中,三毛作品就占了7种,其中《三毛流浪记》荣居榜首。 近几年来,各种三毛作品曾经获得“上海市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幼儿读物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类”、“中国图书奖”等多项殊荣。 1997年8月,由中国动画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评中国最佳美术片、选最喜爱的卡通明星”活动中,6万多名少年儿童参与投票评选,三毛仅次于孙悟空而位居第二。 1998年10月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青少年卡通节上,由孩子们投票评选的“我最喜爱的中外卡通明星”评选结果,前4名依次是:樱木花道(当时正在播映的日本卡通片《灌篮高手》的主角)、三毛、孙悟空、米老鼠。 1999年暑假,上海电视台举办首届STV荧幕夏令营,其中推出100多部电影供小观众们评选。结果“观众最喜爱的电影”由《三毛从军记》夺得。 1999年由《出版广角》期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建国50年以来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评选中,《三毛流浪记》榜上有名,排名第19位。 2000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福利会和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反映跨世纪少年儿童生活的52集短片《三毛新传》,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播出,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三毛的明天 1998年夏天,上海市政府领导受朱镕基总理的委托,看望张乐平的夫人冯雏音,转达了朱总理对三毛形象的关注。广大热爱三毛的读者也盼望着新时代三毛的出现。21世纪来临之际,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决定投入巨资,拍摄104集(每集20分钟)大型动画片《三毛》,给三毛赋予新的活力。三毛必将继续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文化形象。
六十七岁的小三毛 三毛的诞生 三毛诞生于1935年。当时,青年漫画家张乐平试图创作一种无文字说明的连环漫画,既能褒贬时弊,又能使中国大量的文盲和不识字的儿童看得懂。这样的连环漫画由谁来当主角呢?张乐平感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天真、幼稚,很能引人入胜,也更便于触及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唤起人们的关注,于是就决定用儿童作为主角。 大脑袋、圆鼻子、头上长着三根毛,三毛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三毛的出现,为中国树立了自己的儿童形象,在世界儿童漫画偶像中争得了中国的地位。 早期的三毛是滑稽可笑的,幼稚气盛,不问世故,常常闹出种种笑话,同时,对当时的社会发出了机灵的嘲弄。 1946年,张乐平爷爷又发表了风格近似而艺术更趋成熟的《三毛外传》。 三毛为国从军 张乐平爷爷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一位画家之一,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粤等地,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张乐平爷爷1946年创作的《三毛从军记》,就以扎实的绘画功底,丰富的生活素材,合理而不失夸张的艺术情节,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诙谐幽默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抗战前的三毛“天真烂漫”,而后的三毛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军营。张乐平爷爷在《三毛从军记》中一改往日偏重生活化、趣味性为主的创作形式,在作品中加强了政治讽刺性,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谁人不识流浪儿三毛 一个身世凄凉、地位卑微、正直勇敢、意志坚强,贫穷到只有三根毛的流浪儿,几十年来,一直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中国几代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鼓舞,影响力波及海内外。 这部作品为什么经久不衰?因为它有益于人们的心灵。《三毛流浪记》曾经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少儿类第一名。1999年被评为“建国50年以来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 柯灵先生在香港版《三毛流浪记》的序言中写道:“《三毛流浪记》是一部很有趣的小人书,也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警示书。三毛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阴影,也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启示。他向世界呼唤和平,呼唤公正,呼唤仁慈,呼唤同情,呼唤人道,呼唤文明!” 三毛要解放 三毛向往美好的未来,渴望改变自己流浪的命运。 新中国建立后,产生“流浪儿三毛”的社会制度被彻底摧毁了,张乐平爷爷又拿起了创作三毛的画笔。许多朋友都支持他:“三毛是中国儿童的象征,应该结合时代的特征继续画下去。” 1951年,张乐平爷爷结合当时形势,连续创作了《三毛的控诉》和《三毛翻身记》,描述了翻身后的三毛对旧社会的苦难遭遇和所见所闻的回忆,增加了新三毛与《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后来,张乐平爷爷了解到在解放前夕的上海,曾经有过地下少年队的活动,而且参加的也大都像三毛那样的苦孩子。1962年,张乐平爷爷创作了《三毛迎解放》,把那些地下少先队员的英雄形象赋予在旧社会里受苦受难,渴望翻身解放的三毛身上。
新中国新三毛 三毛过上新生活 三毛告别了从军和流浪的苦难生涯后,终于等到了光明的一天。解放了,三毛的形象由过去的瘦骨伶仃而趋向健康丰满。三毛成了新中国亿万少年儿童中的一个,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成长。新三毛的故事,也就是新中国儿童的故事。 《三毛今昔》创作于1959年。张乐平爷爷通过三毛,将新社会儿童的生活与《三毛流浪记》里的苦难情景作今昔对比。 《三毛日记》一书收集了散见在报刊杂志上的新三毛漫画,共收集了从1950年开始,除了文革期间以外,一直到1992年张乐平先生逝世前夕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较大。这些作品取材于作者平时与儿童相处时的诸多生活感受,小中见大,有许多生活的幽默。 三毛又活了 “十年浩劫”后,张乐平先生重新拿起他那支维妙维肖的画笔,维孩子们创作新的作品。三毛也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小读者的面前。 张乐平先生先后创作了《三毛学雷锋》、《三毛日记(续)》、《三毛与体育》、《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和《三毛学法》等多部连环漫画作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教育孩子的一颗赤诚之心。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明天。生动而有意义的漫画可以开阔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生活,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 赋予三毛新的活力 张乐平先生曾经使他笔下的三毛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步。今后,三毛仍然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成为新世纪少年儿童的新偶像。 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以传承、光大民族文化精髓为已任,不断赋予三毛新的活力,努力使三毛成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永远长不大的好伙伴。 发展三毛形象,任重而道远,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献计献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因为中国有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摘自2002年2月《岭南少年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