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平民大师 “三毛之父”张乐平 |
||
今年7月28日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三毛”漫画形象问世70周年纪念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毛之父张乐平》以示纪念。该书线装三册,不仅收录了张乐平的生平、创作历程和身后评论的图片文字,还刊登了张乐平生前创作的年画、速写、剪纸等系列作品,部分作品系首次发表。 从学徒开始 张乐平是浙江海盐县人。父亲张舟若是一位小学教师。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张乐平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张乐平小时候有没有被称为三毛,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了。张乐平从小就酷爱画画,海边的沙滩是他的画板,岸边的芦苇是他的画笔。 他小学毕业之后,为了生活,15岁就到上海郊区的一家木行去当学徒。在旧上海,当学徒无异于受苦受难的同义词。张乐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干活,但他对画画的爱好丝毫都没有减少。他没有钱买纸,而木行里除了账簿和信纸之外就没有其他纸张了。当时,木行的老板爱抽烟,张乐平就利用他为老板卷纸媒的机会,将纸留下一条空白,其余地方都画上画。不久以后,老板发现了,张乐平不得不另谋生路。后来,张乐平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在维罗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和加工来稿,也为教科书画插图,后来又进了三友实业社当绘图员……张乐平先生还画过一些时装设计画,曾经与叶浅予合作画《明光麻纱》的时装设计书。上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漫画家。 新锐漫画家 20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其漫画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社会日报、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新闻报、新闻夜报、现象漫画、独立漫画、上海漫画、中国漫画、漫画界、漫画之友、牛头漫画、群众漫画、泼克、电影艺术、美术杂志、论语、多样文艺、青青、立报等等,上海的报章杂志上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1935年三毛的诞生,更确立了张乐平在漫画界的地位。1936年为筹组全国漫画家协会,当时有7位知名漫画家先行被推定为漫画家协会上海方面的筹备委员,张乐平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1937年抗战爆发,漫画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1938年叶浅予因公赴香港,由张乐平主持漫画宣传队队务。1939年漫画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坚持战斗至抗战胜利。 张乐平先生是当时在中国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画家。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冯步青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律师。1939年,16岁的冯雏音与父母不告而别,参加了宣传抗日的浙江中心剧团。1939年秋,救亡漫画宣传队队长张乐平在金华举办个人战地素描展览会,正在金华主演于伶的《夜光杯》和吴祖光的《凤凰城》的冯雏音与张乐平在画展上相识。其实,冯雏音的脑海里早有了张乐平的影子。1936年冯雏音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看到一本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孤女》连环画,因是三毛的作者张乐平所绘,就欣然买下。同为抗日救亡,又是“上海老乡”,风度翩翩的漫画家与秀雅柔美的女演员一见钟情。一对恋人于194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江西玉山结为伉俪……1991年3月18日,儿女们为他们这一对饱经磨难的夫妻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金婚庆典,两位老人追忆了过去的坎坷岁月。 儿女·朋友·老师 张乐平夫妇有7个子女,但先后收养过许多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电影演员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 在张乐平夫妇长长的一串“编外”儿女名单中,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三毛。这位知名的台湾女作家陈平就是因为酷爱《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才把笔名改作三毛的。1989年,台湾三毛千里寻父,两岸父女相见,传为文坛佳话。后来三毛弃世,张乐平一直没有能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张乐平心地非常善良,很重视情意。在文革期间,刘海粟、林风眠等在最困难的时候,张乐平会偷着去看他们。后来刘海粟平反,张乐平反而不去了。他说:他现在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而当林风眠离开上海的时候,张乐平又是少数几个赶至机场送行的人。80年代初,当他得知小学时候的美术老师陆寅生在上海,便东寻西找打听老师的住址。那天正下着大雨,他也不管,买了一大盒蛋糕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老师家。离别了几十年,老师已经认不出来这个学生了,而这个一生不得志的老师没想到这位名扬全国的大漫画家还记得自己,禁不住老泪纵横…… 酒,是乐平先生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后出来的。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解放日报的人至今还记得,他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文革中,“张乐平不许喝酒”的标语一直贴到了家门口。一向本分的他,却“恶习难改”。有时候连写检查的时候,也把藏着的酒偷偷拿出来喝。 1992年,在乐平先生遗体告别会上,老友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他眼含热泪悲痛万分地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永远为了孩子 张乐平先生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孩子为题材。他说:“我是画漫画的,画了许多儿童漫画,也画了不少成人看的漫画,大家总喜欢称我是儿童漫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号。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知名儿童文学家鲁兵评论:〝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谁都会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画家、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想着这句话呢?社会将从作品来检验画家和作家。张乐平是完全经得起这种检验的。” 身为漫画大师,张乐平日常生活却非常朴素,且非常乐于和下层社会的人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1993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张乐平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组全部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1995年,冯雏音女士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592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1998年,冯雏音女士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冯雏音女士还帮助了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童上学,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