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毛

郑 琳


 

  在文艺类畅销书中,有一本书总会名列前茅;在受欢迎的漫画作品中,有一本漫画总会荣登榜首;在动漫作品的改编剧目中,有一部戏总会受人关注。这些成功不是偶然,它们都和一个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名字“三毛”有关。

三毛的“爸爸”

  漫画家张乐平人称“三毛之父”,是他创作了这样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漫画作品。

  张乐平生于1910年,浙江海盐人,从小热爱画画。30年代初,他已是上海滩颇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也是当时在中国坚持抗战最久,辗转各地最多的漫画家。1937年,抗战爆发,漫画界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张乐平任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曰,一直坚持战斗到抗战胜利。

  张乐平虽颇具名望,却是一位切切实实的“平民大师”。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十分平易近人,毫无大师的架子。张乐平热爱孩子,除了养育自己膝下的7个子女外,张乐平夫妇二人还收养了几名孤儿,他的画笔也是为了孩子而拿。知名儿童文学家鲁兵曾对张乐平的为人和作品这样评论:“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张乐平的作品禁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他逝世后的14年里,他的漫画依然为人们深刻记忆着,这就是最好的印证。

小人物,大作品

  三毛有一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和一个夸张的大鼻头,最好笑的是他光秃秃的脑顶上那三根头发,总会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摇啊摇,格外显眼。1935年诞生的三毛,起初不过是一个穿着毛线衣的普通顽童,对周遭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小伙伴们在嬉笑玩闹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后来,随着当时中国局势的动荡,三毛的故事渐渐转变了风格,产生了新的作品。《三毛从军记》的诞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在《三毛从军记》里,三毛一改往日无忧无虑的顽童形象,在大局势的逼迫下走上了参军之路;之后的《三毛流浪记》讲述了战后三毛流落四方的遭遇。这两个系列的漫画以当时的社会为背景,反映了战争年代的动荡和人们心底的不安,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罪恶,也反映了当时儿童内心对和平的向往。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毛漫画也紧跟时代步伐,在内容与画风上向积极、明快的角度转变,此时的三毛不再瘦骨嶙峋,在新生活的滋润下开始健康茁壮起来。从50年代开始,陆续推出的《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学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在读者中得到了不俗的反响。

  可以说,《三毛》系列不是普通的搞笑漫画,也不算纯粹的讽刺作品,而是一部献给所有中国儿童乃至成人的历史剧,不仅让人在黑色幽默中落泪、反思,也让人在明朗笑声中回顾、畅想。

另一个“三毛”

  除了漫画界这个大名鼎鼎的三毛,在文学界也有一个叫“三毛”的女作家,这位台湾女作家曾写下《撒哈拉的故事》等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作品。说起来,此三毛与彼三毛还有一段渊源呢。作家三毛本名陈平,因为十分喜欢张乐平笔下那个长着三根头发、历尽千辛却依然乐观的小男孩,于是改笔名为三毛,把张乐平认作另一位父亲,并几经书信往来。1989年,作家三毛来到上海,终于和张乐平“父女”相见,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

无数个“三毛”

  《三毛》系列屡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甚至舞台剧,在影视戏剧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热潮。1949年,昆仑电影制片厂首次把《三毛流浪记》搬上了大荧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电影史上唯一一部跟随宋庆龄先生参加义演和义卖的电影。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将《三毛流浪记》改编成了木偶剧,深受小朋友喜欢,最近的一部三毛作品是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拍摄的卡通片《三毛》,以及同年由上海导演宋崇以系列电影方式推出的《三毛救孤记》。将近60年的时间里,和三毛有关的影视戏剧作品不计其数,足以证明三毛漫画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摘自2006年第4期《玩具》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