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三毛”

——纪念三毛形象诞生七十周年

黄 敏

                                            

 

  细细的脖子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瘦弱的胳臂紧抱着干瘦的身子,还有头顶上那孤独的三根毛,脸蛋上有一个大大的鼻子,这样一个妇孺皆知的形象在中国电影史上曾被浓墨重彩地描画过一笔,这就是电影《三毛流浪记》。可是我还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过六旬,很健谈的老先生就是当年饰演小三毛的演员王龙基老师。与王龙基老师的交谈的某一个瞬间,我无意间发现,他的眼睛依然像当年的小三毛那样清彻,很容易就让人想起了那个瘦小的身影,稚气中含着灵敏,迷茫中透着渴求的目光,还有那充满不在乎的神态,随时准备自卫的警觉和搏斗意识。王龙基老师的演绎,为我们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个过早地独自在黑暗社会中艰难求生的流浪儿童形象,成了那个年代中国儿童的一个缩影。

  虽然王龙基老师已经退出了荧屏,但在与他的谈话中我仍能感觉他对电影的那份热忱。或许是受了小三毛那个角色的感染,王龙基说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成立一个儿童基金会,不仅要救助生活穷困的孩子,更要教育他们做有志气的孩子。看到王老先生对儿童的关怀,再联想起电影里小三毛虽然贫苦,却很坚强,很有骨气,我突然感到肩上有一种责任,一种延续三毛精神的责任。

  三毛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或许,作为年轻的一代,我还不能真正体会到小三毛经历的那些辛酸,但它可以让我了解过去,了解历史,从一个孩子单纯的世界里窥见当时的人间百态。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以外,我们更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以及心灵的感动和震撼。三毛已经永远地沉淀在无数人成长的记忆中,但我相信他不会成为过去,作为中国儿童形象的代表,他的精神不会老去,他的精神应该被一代一代人延续下去。三毛依然会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让我们体验苦难和不幸,也学会同情、学会关怀和珍爱。我相信这也是王龙基老师的心愿,或许也是那个年代的老艺术家们的心愿。

  的确,在那些老影片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哲学。老艺术家们毕生为电影事业奋斗,我想,这当中不仅仅是对艺术的纯粹的追求,更是为了借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一个年代的社会形态和人情冷暖,让我们感受心灵的撞击,打开我们的心扉,让视野更宽广,让心胸更博大,引导我们追求人间的真善美。              


——摘自 2006年8月19日香港《香港商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