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72岁的“老小孩” 蔡 楠
|
||
“三毛”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如果我问您:这个细脖大脑壳,脑袋上顶着3根头发,长着个大蒜头鼻子的小孩到底有几岁?许多人可能都会回答,大概七八岁吧!其实掐指算算,从1935年,“三毛之父”——漫画家张乐平创作三毛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72年了。多年来,这个72岁的“老小孩”,除了在漫画领域广为人知以外,还经常到大银幕上“露面”,甚至拍摄了不少电影,成了人人皆知的“电影明星”呢。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要数黑白电影《三毛流浪记》和彩色故事片《三毛从军记》了。正巧,《流金岁月》栏目把这两部电影的主创人员都请进了演播室,让这两代“三毛”聚首一堂,跟您聊聊台前幕后的故事。 最经典的“三毛”形象——《三毛流浪记》 1949年,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将《三毛流浪记》搬上了银幕,中国影坛又多了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这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孩子——“三毛”。 电影中,扮演“三毛”的小演员名叫王龙基,当年只有8岁;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他的年纪恐怕已经能当“三毛”的爷爷了,而银幕上的“三毛”呢,依然是七八岁光景,依旧咧着嘴呵呵地冲我们笑着……在《流金岁月》栏目的录制现场,记者见到了特地从上海赶来的王龙基,说起当年的拍摄过程,他依然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头顶上的“三根毛” 可不容易揭下来 说起“三毛”的形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头顶上的“三根毛”,别看只有小小的3缕,其实可让王龙基受了不少“罪”,为此他还差点儿跟化妆师吵起来了呢。原来,“三毛”的这3根头发,并不是王龙基的真头发,而是先把他的头发剃光,用3根铜丝缠上羊毛,然后用胶水粘到头顶上去的。 还有,“三毛”的大蒜头鼻子,其实是用泡泡糖粘上去做的假鼻子,那个年代的泡泡糖可还是奢侈品,几乎没有小孩接触到这些“高级”糖果,只有王龙基“待遇”比较特殊,不过他也不是把糖吃进嘴里,而是粘在了鼻子上。化妆师先是把泡泡糖放在开水里弄化,把糖和胶质分开,再把这些胶粘在王龙基的鼻子上,就成了“三毛”那典型的鼻子。 表面上看起来化妆的过程很神奇,可事实上,王龙基也因为这些特殊的化妆方法而受了不少罪。头顶上为了要粘住那“三根毛”,一定要刮得光溜溜的,所以每天早上理发就成了王龙基的“必修课”。当时,每天拍完戏之后,化妆师都要给王龙基卸妆,也就是要把胶水粘住的假发生生从头上“揭”下来,再把泡泡糖做的“鼻子”从他的鼻子上揪下来。因为是夏天气温比较高,有时胶水经常会化掉,很难与皮肤分离,因此卸妆过程经常疼得王龙基哇哇大叫,有一次实在受不了了,他竟然和化妆师大吵了一架……刚好,此时导演就在旁边,他抓拍到了王龙基气呼呼的神情,竟然把这些内容用在了电影里,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三毛”跟阔太太吵架的那场戏,当时王龙基的情绪,可是绝对真实呢。 选了个会“打架”的孩子当主角 许多观众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多可爱的小孩,导演当时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王龙基来当男主角“三毛”呢?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谁也想不到:导演看中了他会“打架”。 原来,那时导演已经为“三毛”的人选前前后后忙了几个月,却一直没有结果,正巧这天从电影厂门口经过,看到了3个孩子正在打架:2个大孩子仗着人高马大,要欺负那个小孩子;但是小孩子也不甘示弱,竟然用拳头把对方制伏了。导演心中暗想:这个孩子不服输的精神跟“三毛”还挺像! 于是,导演不由分说,把这个孩子拉过去试镜头,大家一看: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三毛”吗?不用再选了,就定他了! 浆糊桶里装着放糖的藕粉 在王龙基的艺术生涯中,曾经拍摄过10几部电影,但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三毛”这个角色,因为他小时候的生活有许多和“三毛”相似的地方,挨饿、受冻、遭受冷眼,这些他几乎都经历过,所以,演起“三毛”来更是感同身受。当然,“三毛”的故事更加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三毛流浪记》里的一些情节,比王龙基的真实经历更加艰苦,因此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首先就是要穿着破烂的衣衫到垃圾车里捡东西,这个垃圾车可不是道具,而是剧组特意借来的真正的垃圾车,王龙基要先躲进垃圾车里,表演爬出来的镜头。据王龙基回忆,垃圾车的内壁上满是脏东西,滑溜溜的,根本爬不出来,最后还是导演找来几个垫子,帮助他爬出来的,垃圾车里面的味道就更不必说了,简直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味道”。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电影里的那个情节,还有那个脏乎乎的浆糊桶和看起来难以下咽的浆糊。当年的王龙基小朋友,还是很讲究卫生的,在垃圾车里爬进爬出也就算了,但是让他用这么脏的桶来喝浆糊,他是万万不愿意的。导演赶紧跟他保证,桶里装的绝对不是浆糊,而是放了糖的藕粉,味道非常好;但是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桶,王龙基还是觉得难以下咽。 最后,导演使出了“杀手锏”,勒令王龙基一天不许吃饭,第2天正式开拍的时候,再给他吃浆糊桶里装的藕粉…… 要想演好“三毛”,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除了前面说的要穿破衣烂衫、爬垃圾车、捧浆糊桶之外,最惨的还是要挨打。 跟王龙基演对手戏的是一名临时演员,开机之前,导演特别说明,要打得凶一点儿。没想到,一巴掌下去,王龙基真的被打得眼冒金星,恐怕从小到人,他也没有这么被人狠狠打过,委屈得几乎掉下了眼泪。 一部《三毛流浪记》的两个结尾 在电影的结尾处,我们看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局:上海解放了,大家奔走相告,流浪儿“三毛”也走在欢呼的行列中。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这部电影拍摄时上海还没有解放,最初的结尾也不是这样的。原来,最初电影拍摄的时候,结尾设计成“三毛”孤独地在大雪纷飞的街上游荡。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拍摄到一半的时候,电影工作者受到了敌人的迫害和恐吓,剧组经常收到夹有子弹头的恐吓信,里面写着:“不要拍‘三毛’,否则小心你的性命”之类的话。但剧组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坚持,“一定要把电影拍下去”。 当时考虑大家的人身安全和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毛流浪记》在不久之后不得不转入暗中拍摄。虽然历经危险,电影最后总算拍摄了,但却根本没有条件公映,那些珍贵的拷贝只能被偷偷藏了起来。 上海解放后,大家又重新拍摄了庆祝解放的镜头作为结尾。于是,《三毛流浪记》就成了为数不多的,一部电影有两个结尾的特例。 1949年的10月1日,电影《三毛流浪记》首映,王龙基还特意留下了当时的一张电影票,这份珍贵的纪念品,他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最写实的“三毛"形象——《三毛从军记》 1992年,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与世长辞,也就在这一年,我国第5代导演张建亚将《三毛从军记》搬上了银幕。 病榻上签署的改编协议 说起张建亚对“三毛”的记忆,还得从小时候偶然得到的一本没有封面的《三毛从军记》说起,也许从那时起,他心里就埋下了要拍一部“三毛”电影的念头。而在1992年,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张建亚已经完成了剧本的修改工作,并打算请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审阅剧本;而此时,张乐平先生正卧病在床。 最初,张乐平先生不太同意这部电影的拍摄,但是当张建亚来到病床前的时候,张乐平先生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对“三毛”的爱,那是从小时候就已经开始,并从来没有熄灭过的爱。终于,张乐平先生点了头,签下了《三毛从军记》的改编协议。 当时的场景,让张建亚至今记忆深刻。张乐平先生的样子就像签下了卖掉自己孩子的契约,那么郑重,又那么令人揪心。张建亚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拍好《三毛从军记》,否则我将会从心底里对不起眼前的这位老人。 不愿意拍电影的戏校学员 与当年《三毛流浪记》一样,这部《三毛从军记》也遇到了演员选择的问题,在导演张建亚心里,符合他要求的“三毛”应该是个有形体功底、骨瘦如柴的苦孩子,“要瘦得能看见肋骨”。 如果按照这种要求严格来挑,恐怕找不到几个符合要求的演员,幸好,他们在戏曲学校找到了贾林,这个后来成为《三毛从军记》里那个“三毛”的孩子。 贾林是学京剧,唱武生的,功夫不错,身手了得,当时却根本不了解拍电影是怎么一回事。当张建亚问他:你愿意跟我们拍电影去吗?却得到了贾林否定的回答:我不去拍电影,我要唱戏。 当时的想法,恐怕只有贾林自己知道,而在《流金岁月》栏目的录制现场,贾林也说出了连导演张建亚都不清楚的“内情”:那时他正打算趁暑假去重庆玩,害怕拍电影耽误了时间,所以就一口拒绝了。后来剧组的一个工作人员偷偷告诉他,拍戏正好要去重庆的朝天门码头,贾林这才改变了初衷,同意进入《三毛从军记》的剧组。 没有剧本的男主角 这次贾林饰演的“三毛”在化妆上也一样没少受罪:先是把头发剃了,套上特制的头套,再把用牛皮做的3根“头发”固定在上面,虽然免去了胶水粘头皮之苦,但因为天气太热,贾林的头上竟然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痱子。 不过,贾林是个练功出身的孩子,这点儿辛苦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连张建亚导演都对他的吃苦精神赞不绝口。 可是没想到进了组,戏都开拍了2个月之后,贾林才发现:导演竟然没有打算让他看剧本。他只能到处去“蹭”剧本看,最后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大家还是给了他一本。究其原因,张建亚导演说,其实他是不想给贾林这个孩子灌输太理性的东西,让他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事实证明,导演的选择是正确的,就是这部让“三毛”自由发挥的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和最佳化妆奖、最佳男配角奖,也算张建亚导演没有辜负当年面对病榻上的张乐平先生,所暗下的“拍好这部《三毛从军记》”的决心。 尾声 在《流金岁月》的节目录制现场,两代“三毛”的双手握在了一起,畅谈起电影的故事和三毛的点点滴滴。当年在《三毛流浪记》里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现在正担任着“三毛形象工程”的副总经理,他告诉大家,现在正计划和比利时的电影工作者们合作,在今年开拍一部以“三毛”为原型的、国际性的“三毛”的故事,让这个头顶这3根毛的孩子,走到世界的大银幕上去。 (本文素材由央视《流金岁月》栏目提供)
——摘自2007年6月18日《中国电视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