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笔

唐晓诗

 

 

  《三毛流浪记》是庆祝新中国解放的第一部国产片,调动了赵丹、上官云珠、黄宗英等影星甘为无名小演员当配角。张乐平先生笔下那个大脑袋、圆鼻子,头上顶着三根毛的漫画形象――三毛深入千家万户。

  一老一小创造银幕“三毛”

  三毛,一个身世凄凉,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漫画儿童形象,于1935年诞生于漫画家张乐平的笔下。激发他创作《三毛流浪记》,源于1947年一个冬天的早晨,他亲眼目睹3个8至10岁的儿童冻死在弄堂口。他们蜷缩在已经灭了火的铁炉旁,身上只披着一条破麻袋。悲痛和激愤融入张乐平的笔端,他花3年时间,创作了这部传世长篇漫画。1948年,上海昆仑电影公司决定拍摄《三毛流浪记》,阳翰笙亲自写了第一稿。以后,著名作家陈白尘、喜剧艺术家李天济参与了最后定稿。

  选三毛演员时,张乐平按漫画形象,要求演员应该是因营养不良而有颗大脑袋,一定要可爱、有灵性。这样的演员上哪儿找?摄制组在全国搜寻了半年,最后竟在电影厂的门口找到了。当时,8岁的王龙基在由白杨主演的《新闺怨》中扮演群众角色。他个子小,头大脖子细,和设计中的三毛的形象非常吻合。也被导演和张乐平一眼相中,从此,三毛造型定格在了银幕和荧屏上。

  经典形象留在共和国首页

  因为影片有很鲜明的反蒋倾向,在拍摄中主创人员多次收到恐吓信,国民党当局扬言要毁了这部影片,昆仑公司的电影艺术家们就把拷贝藏了起来。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艺术处处长夏衍提议,将拍摄的《三毛流浪记》加一个三毛迎解放的结局,在庆解放的时刻作为献礼片上映。影片在上海和南京公演后引起极大轰动。

  《三毛流浪记》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影片曾先后在葡萄牙、意大利获国际电影和青少年电影大奖。

  《三毛流浪记》成为中国漫画的“国宝”。三毛的故事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和荧屏。

——摘自2009年5月4日《沈阳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