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了孩子 永远的平民大师

“三毛之父”张乐平

 

张乐平和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资料照片)

1977年,张乐平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照片)

  张乐平,我国著名漫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他因此被人们誉为“三毛之父”。

  从学徒开始

  张乐平是浙江海盐县人。父亲张舟若是一位小学教师。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张乐平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张乐平小时候有没有被称为“三毛”,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了。张乐平学习美术,完全靠自学。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张乐平从小就酷爱画画,海边的沙滩是他的画板,岸边的芦苇是他的画笔。

  张乐平小学毕业之后,为了生活,15岁就到上海郊区的一家木行去当学徒。在旧上海,当学徒无异于受苦受难的同义词。张乐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干活,但他对画画的爱好丝毫都没有减少。他没有钱买纸,而木行里除了账簿和信纸之外就没有其他纸张了。当时,木行的老板爱抽烟,张乐平就利用他为老板卷纸烟的机会,将纸留下一条空白,其余地方都画上画。不久以后,老板发现了,张乐平不得不另谋生路。后来,张乐平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在维罗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和加工来稿,也为教科书画插图,后来又进了三友实业社当绘图员……张乐平还画过一些时装设计画,曾经与叶浅予合作画《明光麻纱》的时装设计书。上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漫画家。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其漫画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社会日报、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新闻报、新闻夜报、现象漫画、独立漫画、上海漫画、中国漫画、漫画界、漫画之友、牛头漫画、群众漫画、泼克、电影艺术、美术杂志、论语、多样文艺、青青、立报等等,上海的报章杂志上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1935年“三毛”的诞生,更确立了张乐平在漫画界的地位。1936年为筹组全国漫画家协会,当时有7位知名漫画家先行被推定为漫画家协会上海方面的筹备委员,张乐平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漫画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1938年叶浅予因公赴香港,由张乐平主持漫画宣传队队务。1939年漫画宣传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坚持战斗至抗战胜利。

  张乐平是当时中国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地域最多的漫画家。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张乐平的夫人冯雏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冯步青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律师。1939年,16岁的冯雏音与父母不告而别,参加了宣传抗日的浙江中心剧团。1939年秋,救亡漫画宣传队队长张乐平在金华举办个人战地素描展览会,正在金华主演于伶的《夜光杯》和吴祖光的《凤凰城》的冯雏音与张乐平在画展上相识。其实,冯雏音的脑海里早有了张乐平的影子。1936年冯雏音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看到一本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孤女》连环画,因是“三毛”的作者张乐平所绘,就欣然买下。同为抗日救亡,风度翩翩的漫画家与秀雅柔美的女演员一见钟情。一对恋人于194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江西玉山结为伉俪……1991年3月18日,儿女们为这对饱经磨难的夫妻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金婚庆典,两位老人追忆了过去的坎坷岁月。

  《三毛流浪记》面世前后

  1923年,张乐平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平生第一幅漫画—————《一豸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时曾轰动一时。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上海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7年5月,《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编辑陈伟球请示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拟请张乐平画几幅漫画连载。王芸生当即表示,可以请张乐平画一套类似《三毛从军记》题材的漫画,并给张乐平写了一个便条,介绍编辑去约稿。编辑遵嘱,前往张宅拜访,张乐平说他已有流浪中的“三毛”的构思,答应画一套“三毛”的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流浪儿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他们为小阿弟,想和他们搭话,谁知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流浪儿都是衣衫破烂,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尽管是旧西装,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睬也在情理之中。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上来,眼睛直直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自己的苦难生活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这套《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大公报》第三版上连载,10天以后,改在本市版上刊出,前后登载8个月。这套连环漫画的内容,除了最初几幅反映了一个流浪儿童的遭遇外,更多的篇幅则是从三毛的眼里揭露了国民党统治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作者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是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中国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在这套漫画的连载期间,引起了广大善良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反映强烈。读者们纷纷给《大公报》写信,甚至给“三毛”寄去衣服和捐款,托报社转交。如果说,《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大公报》连载《三毛流浪记》,是让“三毛形象”走向全国。因为《申报》虽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其影响多在上海和周围地区;《大公报》当时拥有沪版、津版、渝版,总发行量远远超过《申报》,其影响自然是全国性的。再者,《申报》连载的《三毛从军记》里的“三毛”,虽然很顽皮,但他所表现的,差不多都是英雄型的,是常人所不及的特殊人物;而在《大公报》连载的《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完全不同了,他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产生共鸣。

  宋庆龄女士看了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三毛流浪记》后,非常感动,她特别在上海燕云楼设宴,招待张乐平和《大公报》副刊编辑。席间,宋女士还激动地对张乐平说:“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该感谢你,三毛不会忘记你。”她还提议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创办“三毛乐园”,用以帮助贫苦儿童。

  1948年3月初,《大公报》出版部根据各地读者的强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乐平在《大公报》连载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结集成册出版。《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特为《三毛流浪记》撰写了“序言”。王芸生既是这次连载张乐平漫画的热心支持者和决策人,又是充满同情心的忠实读者,他于3月23日写下《题<三毛流浪记>》,对张乐平作品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做了深刻的分析。王芸生写道:“《三毛流浪记》印成书本了,这必然是小朋友们的恩物。《三毛流浪记》是接着《三毛从军记》画的,但张乐平先生的笔锋却完全改变了。……小小的三毛,是在体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欺诈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莫问孩子,请大人们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三毛不是孤独的。他是多数中国孩子命运的象征,也是多数贫苦良善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象征。我们的社会,对多数孩子是残忍的,对多数贫苦良善的人民又何尝不是残忍的?《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把这份同情心培养长大,它会形成—种正义的力量,平人间的不平,改造我们的社会。———去掉一切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发扬温暖、仁慈、良善、真理与公道!三毛奋斗吧!在你流浪的一串脚印上,可能踢翻人间的不平,启示人类的光明!”王芸生在写作《题<三毛流浪记>》时,正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王芸生同情三毛,也是对社会上广大穷苦孩子的同情,同时亦有力地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

  儿女·朋友·老师

  张乐平夫妇有7个子女,但先后收养过许多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的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电影演员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

  在张乐平夫妇长长的一串“编外”儿女名单中,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三毛(原名陈平)。这位知名的台湾女作家就是因为酷爱《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才把笔名改作“三毛”的。1989年,台湾的三毛千里寻父,两岸父女相见,传为文坛佳话。后来三毛弃世,张乐平一直没有能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张乐平心地非常善良,很重视情意。在文革期间,刘海粟、林风眠等在最困难的时候,张乐平都偷偷去看他们。后来刘海粟平反,张乐平反而不去了。他说:“他现在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而当林风眠离开上海的时候,张乐平又是少数几个赶至机场送行的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他得知小学时候的美术老师陆寅生在上海,便东寻西找打听老师的住址。那天正下着大雨,他也不管,买了一大盒蛋糕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老师家。离别了几十年,老师已经认不出来这个学生了,而这个一生不得志的老师没想到这位名扬全国的大漫画家还记得自己,禁不住老泪纵横……

  酒,是乐平先生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后出来的。上个世纪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报社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解放日报》的人至今还记得,他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文革中,“张乐平不许喝酒”的标语一直贴到了家门口。一向本分的他,却“恶习难改”,有时候连写检查的时候,也把藏着的酒偷偷拿出来喝。

  1992年,在乐平先生遗体告别会上,老友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他眼含热泪悲痛万分地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一生为了孩子

  张乐平先生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孩子为题材。他说:“我是画漫画的,画了许多儿童漫画,也画了不少成人看的漫画,大家总喜欢称我是儿童漫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号。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知名儿童文学家鲁兵评论:“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谁都会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画家、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想着这句话呢?社会将从作品来检验画家和作家。张乐平是完全经得起这种检验的。”

  身为漫画大师,张乐平日常生活却非常朴素,且非常乐于和下层社会的人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

  1993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张乐平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组全部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1995年,冯雏音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592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1998年,冯雏音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冯雏音还帮助了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童上学,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

——摘自2011年5月29日《安庆晚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