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打造中国雾都孤儿

林 芳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近日公演

  7月16日,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在北京公演,全剧的主题很直接——饥饿,贯穿全剧的关键词线索也很简单——烧饼。作为这部音乐剧的艺术总监和作曲,三宝信心十足,“这次是我主动想做的音乐剧,它会是中国版的《雾都孤儿》。”

  人物简介:

  三宝,著名音乐人,出生于音乐世家,198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后成为自由音乐人。代表作品:音乐剧《三毛流浪记》、《蝶》、《金沙》、《新白蛇传》,音乐套曲《归》,歌曲《亚运之光》、《你是这样的人》、《不见不散》、《暗香》,影视配乐《百年恩来》、《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苦茶香》、《金粉世家》等。

  它会是中国版的《雾都孤儿》

  三年前,音乐剧《蝶》公演没多久,三宝就因心力交瘁而倒在了指挥台上。经过了两年休养,7月16日的北京,三宝“重出江湖”后的力作——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成功公演。接受记者采访时,三宝信心十足,“这次是我主动想做的音乐剧,它会是中国版的《雾都孤儿》。”

  我不喜欢矫揉造作的东西,《三毛》是我真正想做的一部戏

  在《三毛流浪记》之前,三宝还有两部音乐剧作品,《金沙》与《蝶》,回头再看,三宝也认为那时的自己并不成熟,“其实《蝶》我自己也不满意,首先《梁祝》这个题材我并不是很喜欢,我个人并不喜欢凄美,不喜欢中国古典矫揉造作的东西。所以剧本做了大改动,争议就出来了。还有一个原因,我当时使的劲太大了,想说的话太多,传递的信息量太大,所以很多人没看懂。”

  兜兜转转之后,三宝选择了《三毛流浪记》作为新的出发点。原来,他和三毛还有着特别的缘分。三宝说,《三毛流浪记》是他母亲、以交响诗《嘎达梅林》闻名遐迩的前辈作曲家辛沪光爱不释手的读物。“我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三毛,我特别喜欢他。那时候小,不知道什么叫社会批判,但也看出三毛不是那种只会招引同情的可怜巴巴的孩子,他身上有坚忍、善良、乐观多种特质,这样的孩子是成人的榜样。”

  而最终促使三宝下决心做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的,是他的宝贝女儿,“有段时间电视在放《三毛流浪记》的动画片,我女儿天天守在电视机前面看,喜欢得不得了。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们三代人,从我母亲到我女儿,大家都喜欢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这样的题材。之后我大病了一场,所有的事情就暂时放下了,但这个事一直在我脑子里,身体恢复后开始慢慢做了起来。”在三宝看来,做不做音乐剧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么样的音乐剧。“流浪这个词本身就能给人一种行动感,它有音乐性,有节奏,所以它特别适合在舞台上来表现。《三毛流浪记》是我真正想做的一部戏,而不是某一个命题作文。”

  大笑背后,是求生不易的悲悯

  它不是一部给孩子看的童话,没有王子公主的幸福生活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根据张乐平先生的漫画改编,三宝担任艺术总监及作曲。整个故事围绕着三毛想要的烧饼展开,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三毛一直在找吃的,最后却依然没有找到……

  三宝说,根据原著漫画改编的《三毛流浪记》,将最大程度还原三毛流浪中的故事,卖报、擦皮鞋、抢烧饼等,都将一幕幕呈现给观众。“我这个戏又不是深仇大恨的,它有许多让人捧腹大笑的设计,但大笑背后,是求生不易的悲悯。有笑也有泪水是最大的特点”。有黑白老电影中的“三毛”形象先入为主,音乐剧中的三毛却是一个留着长马尾、眉清目秀的女孩,这个反串版女“三毛”被三宝称赞为“神形兼备”,“三毛虽然是一个孩子,但是搬上舞台,就需要找大人来演,很庆幸我们选对了人。”

  三宝不希望《三毛流浪记》仅仅面对儿童市场,“它不是一部给孩子看的童话故事,没有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创作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带有社会批判性质的戏。我不希望只是家长陪着孩子来看,而应该是成人先被感动,然后由他们带着孩子来看。”在三宝看来,三毛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像极了《雾都孤儿》中的奥立弗。

   我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跟戏剧结合

  大病之后的三宝,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能说有多少质的突破,但认识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对生命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烟本来想戒的,但后来写东西一直忙,所以也没戒了,酒压根没想戒。但我写东西时不喝酒,喝酒绝对不写东西,都是在极度清醒情况下写,中午是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晚上根本写不出来。”
   三宝直言,现在他对创作流行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跟戏剧结合,你看,莫扎特对音乐最大的贡献是歌剧,而不是他的协奏曲、交响乐。真正能在音乐史上称之为有分量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有其戏剧性,这是和流行歌曲最大的区别,流行歌曲四分钟说完一个情绪就完了。所以我现在对舞台呈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包括歌剧、音乐剧,歌剧我现在还没找到喜欢的题材,明年会跟杨丽萍合作,先做一个她的告别演出。”

  硬汉柔情,女儿名字文上手臂

  音乐剧在中国是“舶来品”,而在三宝看来,最痛苦的不是创作,而是选择合适的演员,“音乐剧在中国只是新芽萌出,人才确实太少了。选演员是我最痛的痛处。《蝶》那部戏的时候,曾经在北京做过不下3次海选。真的是太痛苦了,什么歪瓜劣枣都来了。你别看专业院校有音乐剧系,每年毕业好几百人,但音乐剧的演员还是太缺乏了,专业的导演也很少。”

  圈内不少一线明星都是音乐剧科班出身,但最后他们都选择了影视圈,对此三宝无奈的同时也表示理解,“一部戏每年演两百场,就算一场一千多人看,也没有多少人,必须耐得住寂寞。而且音乐剧的剧目太少了,大部分人不得不改行,像孙红雷这么好的音乐剧演员,都拍影视去了,因为没什么好的音乐剧让他演。”

  在三宝看来,中国的音乐剧就是要做自己要做的作品,“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去模仿百老汇,要有自己特质的东西。在中国,现在很多人花5万块钱买一个包不会觉得贵,但花500元买张音乐剧票却会觉得很贵。这个市场需要培养。”三宝直言,做音乐剧的人都是可爱可贵的,“完全凭着热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

   我听我的女儿唱歌,唱得五音不全,我可开心了

   三宝左手臂上文着很大一块图案,当记者问他是什么意思时,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原来这是他女儿的蒙语名字。

  三宝说,自己准备把女儿培养成快乐的音盲,“我听我女儿唱歌,唱得五音不全,我可开心了。不是谁都能做专业的音乐家,如果将来她干别的职业,我觉得其实更享受。比如说,她是外科医生,下班以后听交响乐,这不很好吗?生活中有很多人,做着不同的行业,他的音乐多人。”

  三宝说,《三毛流浪记》首轮巡演完后,他会给自己放个假,“旅行就是采风,去感受,很多灵感都是在旅行中出现的。可能会去蒙古,因为想做一张与众不同的纯马头琴音乐专辑。”

——摘自2011年7月23日《广州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