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漫画能有“三毛”的分量 朱洁树
|
||
昨日下午,香港资深跨媒体创作人、漫画家欧阳应霁做客东方早报文化讲堂,与数百位热心读者见面,并就“路漫漫:香港漫画新浪潮”为主题进行了讲座。 “一直觉得香港独立漫画是香港文化最灵动的语言,它拒绝商业化的丈量,突破技巧和风格的束缚,由此成为心灵世界的倾诉者和社会文化的刺客。”欧阳应霁在讲座上表示。 欧阳应霁近年来关注香港和大陆的漫画发展,推动了一批香港漫画家走入公众视野。本次讲座,他与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创作漫画的40年心路,同样也介绍了香港漫画界老中青人才辈出的局面。 深受上海老漫画家启蒙 欧阳应霁与漫画的渊源从他的上一代就开始了,其父母均为印尼华侨,供职于上海书店。其父亲白天做美编,晚上为杂志画插图,为《文汇报》画漫画,而欧阳应霁自四五岁起就为父亲画格子。因为家中有左派的渊源,欧阳应霁从小就接触到苏联的《鳄鱼画报》以及大陆的各种小人书,张乐平的“三毛”系列作品是他的最爱。 “当时有很多漫画启蒙书,没有任何文字,却能够承载一个国家的深刻与沉重,以及对人民的关怀。”欧阳应霁表示,“现在,我们喜欢说"什么都是浮云",但你知道,现在没有漫画能达到当时"三毛"的高度和分量。”儿时的欧阳应霁同样接触了丰子恺、华君武、张仃、黄永玉等漫画家的作品。如果这些可以算是“漫画的国学”,那么香港有《老夫子》、黄玉郎作品等,这些漫画与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氛围紧密相连,逐渐纳入商业经营的理念,涵盖了暴力、色情等元素,“当时,每个小朋友枕头下都会藏有几本父母不认同的漫画书。” 欧阳应霁的创作生涯始于中学时向《明报周刊》投稿,此后他很快在日报上开设了专栏。及至大学,他利用假期周游世界,正式接触到“超级英雄”这一类商业系统下的漫画,同样也有在商业运作中的个人创作,比如地下漫画和另类漫画。大学毕业后,鉴于漫画的市场依然比较小众,他选择了广告业,从此,却以更专业的态度维持着这份非专业的漫画家生涯。而今,他开始策划一些漫画展,努力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漫画家被看见。 “漫画参与社会批评” 在讲座上,他介绍了香港漫画数十年的发展,从老一代漫画家黄司马等人谈起,到麦兜的创作者麦家碧夫妇、跨界于戏剧和漫画的荣念曾、以漫画做社会批评的黎达达荣,以及一些新涌现的漫画青年。“漫画家都各有性格,”欧阳应霁表示,“但无论他们年纪几何,都保持了一颗童心。” 近年来,欧阳应霁同样关注内地漫画界发展,他表示内地漫画界也涌现了不少好的创作人和作品,在国外可以获得重要奖项,却因为出版机制问题,没有书号,或者只能购买书号进行出版。他举香港漫画界为例进行了对比,5年前他通过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介绍香港漫画的《路漫漫》,他说服出版社将漫画作为香港文化的重要部分进行推广,未料当时的举措打开了漫画发展的格局,而今已有四五十本漫画家单行本出版。 “香港漫画家与这个社会一起成长,以各自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与批评。”欧阳应霁呼吁一个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环境,“因为漫画里依然有顽强的批评、批判之声。希望这另一种声音可以被社会公众所听到,所认同。” ——摘自2012年4月29日《东方早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