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和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陈 滨
|
||
一位妈妈抱着牙牙学语的孩子,指着一个有着圆圆的脸、细细的脖子、大大的鼻子,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图画,告诉孩子:他叫三毛。这位母亲手中拿的是一本电影连环画。在这个银幕可谓丰富多彩,而儿童电影奇缺的暑期档,孩子们看的基本全是动画片。这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讲“三毛”,其实是在呼唤银幕上那份真实鲜活的记忆。 从1948年(本网注:应该是1949年)开始拍摄算起,电影《三毛流浪记》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史。在65年的时间长河中,也许你是“三毛”的长辈,对三毛有着温馨的回忆,也许你是“三毛”的同伴,正和他一同变老,也许你是他的“弟弟”、“妹妹”,对“哥哥”三毛的故事已经陌生,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所有人都会认得三毛的形象。就像那位母亲教他的孩子,三毛的故事也许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淡忘,也许会因为时代变迁而不合时宜,但是小男孩三毛的形象却因为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演三毛的小男孩现在已是73岁老爷爷 65年前(本网注:应该是64年前),演三毛的小男孩叫王龙基,今天,他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因为三毛,王龙基也走上了自己富有特色和传奇的生活。三毛之后,他以童星的身份拍过十几部电影,可是王龙基并没有就此走上演艺道路。1963年他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后并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后进福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创作员。转业后进入了上海无线电二十厂,从工人一直干到厂长。后来还担任了中国印制电路协会秘书长。“最大能量发挥余热。”说起“转行”,王龙基说,当时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选择到工厂去锻炼,我的父亲当时告诫我说,干什么都可以,但要用文化去干。 对于自己八岁出演三毛的经历,王龙基并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名下。他说,你一定要写写当年那些上海滩的大明星们,他们50多人,有的是全家出动,来为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众星捧月,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说,张乐平的漫画基础太硬实了,还有上海滩那么多大明星来参演,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国电影百年多的历史中,有哪一部电影有这样奇特的命运?上官云珠和她的女儿姚姚,赵丹和黄宗英、沈浮和高依云、应云卫和程梦莲、魏鹤龄和袁蓉、项堃和阮斐、凌之浩和沙莉、刁光覃和朱琳七对夫妇,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还有孙道临、吴茵、林默予、蓝马、朱莎、中叔皇、奇梦石、高正、汪漪等等,不计报酬自愿当配角、跑龙套,还自己出服装,这在今天可能吗?”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内上映后,场场爆满。接着,影片在国外发行颇受欢迎,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王龙基说,大家把掌声都给了我,把成功都给了我,这是那个时代,新中国儿童电影的成功,是漫画家张乐平的成功,是当时上海所有明星们的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王龙基说,从八岁演了三毛,自己就没有和三毛分开过。“无论我到哪里,我做什么工作,当大家知道我是三毛时,对我都格外亲切,这么多年,三毛和我如影相随,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一起体会社会变迁,中国电影博物馆还专门给三毛立起一座等身雕塑,三毛的形象三毛的故事,给中国儿童电影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 和张乐平后代一起成立三毛形象公司 应该说,新中国的几代少年儿童,没有不知道电影《三毛流浪记》的。这部电影已经不仅仅是塑造出一个经典的童星王龙基,三毛更成了一个银幕经典。 王龙基的父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王云阶先生,但是他出演三毛并没有我们当今理解的“星二代”优势,纯属是一个偶然。忆起自己当年出演三毛,王龙基特别兴奋,他说:“我父亲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艺术家,我们家里生活很困难,生活物品短缺,但是唯独不缺书。当时父亲在昆仑电影制片厂给电影写音乐,我从小活泼好动,因为不服输常常和同伴们打架,出演三毛,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在和几个比我大的孩子吵架,我瘦瘦的身子顶着个大脑袋,瞪着大眼睛和同伴打架的样子引来不少人观看,当时在场的就有严恭导演,他正在筹备拍《三毛流浪记》,为没有找到能演三毛的小演员发愁,于是他先拉开架,把我带到电影公司试镜,又把我带到了作者张乐平的眼前,大家一看我的样子,特别是张乐平看见我兴奋地说,这就是三毛,就是他了。严恭导演找到我父亲,父亲立刻答应了,于是我在八岁的年纪开始了一段银幕生涯。”王龙基说,以后,我又出演了《为了孩子的祝福》、《两家春》、《母亲》等十几部电影,但是只有三毛的影响力最大。 对三毛经久不衰的魅力,王龙基用了一个“活”字,他说,影片是讽刺喜剧的表演风格,而三毛是一个“活”的独特的艺术形象,那些动作和神态,都是三毛这一人物所特有的,还没有替代性。“人物太生动了,从生活出发。特别符合儿童心理。例如在片中,当三毛把偷来的钱包归还失主后,失主感激地要给他钱以酬谢时,三毛一面高声拒绝着:不要,不要,一面夸张地举手过头,连连摇晃,然后背起双手,昂首挺胸,踱着方步离去。这样的表演非常夸张,但又十分自然,形象地表现了三毛是非分明、扶危助难的品格,既显出小孩子做了好事后按捺不住的得意和陶醉,又显出了三毛长期浪迹街头渲染的江湖气,非常有趣和生动。” 细细的脖子支撑着一个大脑袋,瘦弱的胳膊紧抱着干瘦的身子,稚气中含着灵敏,迷茫中透着渴求的目光,还有那充满不在乎的神态,随时准备自卫的警觉和搏斗意识,三毛不容置疑的成为银幕上的儿童经典。 如今,昔日的三毛王龙基已是古稀之年,为了让三毛这个可爱的中国旧社会的儿童形象,继续激励如今的少年儿童,王龙基和张乐平后代一起继续做着三毛文化的传播工作,他们成立了三毛形象公司,立誓把三毛带进现代生活,让三毛与时俱进,为成为当下孩子们的偶像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不想让三毛形象停留在电影博物馆里 三毛是几代人喜欢的一个漫画人物形象。而电影三毛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贴心的幽默,搞笑。 王龙基说,人们喜欢三毛,怀念三毛,是因为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真实而让人相信,细节因来自生活而更加真实,电影艺术也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能离开生活,乱七八糟的胡编乱造,王龙基对于目前国内优秀儿童片的匮乏深感担忧。 现在在银幕上要寻找一部优秀儿童电影题材的影片已经是一件难事了,一是现在的儿童电影少,二是值得看的不多,动画片统治了儿童银幕,是一个悲剧。王龙基感慨地表示,我们需要像张乐平那样,用永不衰竭的童心为儿童创造精神食粮,三毛是儿童电影的缩影和追求。 时隔65年,三毛的形象虽然在中国儿童电影史上是经典,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进入21世纪后三毛已经越来越被人淡忘,走进了博物馆。 对此,王龙基坚定地表示,三毛不应该过时,三毛不应该只在博物馆里,他应该继续“活”在银幕上。他说,电影市场化了,我们也应该用负责任的态度,把三毛这个经典的儿童人物带进来,我们可以打造三毛,因为中国儿童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都在三毛身上得到体现,三毛很懂得幽默,我亲眼看见电视上重播时,孩子们的笑声,我们需要赋予三毛新鲜的生活内容和趣味,这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尤其具有实际意义。 王龙基说,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后代光看外国动画,三毛一样可以继续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他举例说,日本的《铁臂阿童木》不就旧貌换新颜,在全球公映了吗?三毛应该也有这样的潜力。 面对儿童片的前景,王龙基不无忧虑,他说,三毛当年生活的环境,物质极其匮乏,但现在物质生活虽然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却并不丰富,优秀的儿童作品少,能被人记住的更少,同时还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像《三毛流浪记》这样深入人心的作品有很大的空间去挖掘其生命力,“三毛要重新焕发活力,必须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和现在的儿童产生共鸣。” 链接 三毛电影故事 电影《三毛流浪记》讲述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没有家,没有亲人,饿得吃贴广告用的糨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捡垃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包,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干爷叔教他的坏事。 后来,一个有钱的贵妇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贵妇和她的丈夫请来了上海滩有头有脸的贵族们,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那些街头乞讨的小朋友来找他,三毛给了他们很多好吃的东西,三毛搅了这个PARTY并和贵妇毅然决裂,继续和小伙伴一起过着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 ——摘自2013年8月5日《北京晚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