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壳脸谱

王以平

 

 

  我日前看到一件十分罕见的艺术品——蟹壳脸谱。艺术品的主人是张正宇的后人,他们说这件作品记录了张乐平与张正宇两个大艺术家的深厚友谊。

   张正宇,无锡北门外三里桥人,是我国最杰出的装潢艺术家之一。上世纪20年代初,张正宇与长兄开设了一家小型美术印刷厂,出版《三日画报》,参加上海的漫画会。1928年,与叶浅予创办《上海漫画》。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刊载漫画的画刊。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曾短期出版《抗日画报》和《新生画报》,并创作以抗日为题材的漫画,鼓舞人民坚决抗日。

    张乐平,浙江海盐人,抗战爆发后,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青年张乐平与上海一些漫画同仁组成了“抗战漫画宣传队”,任副领队,带队辗转苏、鄂、湘、徽、浙、赣、闽、粤、桂诸地,沿途以绘画形式向民众宣传抗日。

    由此可见,两个年纪差不多、具有同样职业爱好、同样充满爱国热血的青年很快就成为好朋友。“文革”时,两个老友分别受到冲击,更深深地彼此牵挂对方的安危

   1975年秋,两个老友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在上海见面。他们高兴地一起喝酒吃大闸蟹,谈起几十年的经历和交往,畅所欲言,欲罢不能,直吃到两人面露红色 微微带醉。餐后,张乐平望着蟹壳,灵机一动,说:“这蟹壳红彤彤扁婆婆倒蛮像老兄的脸,画下来一定很妙。”张正宇连连叫好。于是,趁着酒兴,洗好蟹壳后, 张乐平用钢笔碳素墨水对着张正宇就画了这张像。不愧为漫画大师的独到眼光和构思,张乐平利用蟹壳的凹凸缝迹,巧妙构思,似神来之笔,只寥寥数笔,就将张正宇的脸部特征表现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当然,在普通人看来,因为不是泥塑,不能做到惟妙惟肖,但这正是漫画艺术的高明可贵之处。漫画家善于用高度敏感的眼光捕捉每一的功力和对老友的深情。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冰个人物的鲜明特征,然后用高度概括的线条将其表现出来,使得“这一个”与“其他个”区分开来,并且还要表现得夸张而不离奇,诙谐而不恶俗。好的艺术品神似比形似更可贵,这件罕见的蟹壳包脸谱正含了漫画家多年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漫画家 深厚艺术修养的沉淀和上天赋予的天资,哪来这灵光一现的神来之笔。

    张正宇得此前无古人的脸谱,兴奋不已,小心地将它带回家,专门做了个玻璃盒装了起来,并摆放在书桌上。张正宇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天天望着这记录老友深厚友谊的作品,要默默地沉思一会。

    现这蟹壳红色已经褪去,但这罕见的艺术品仍被张老的后人恭敬地陈列着。

——摘自2013年8月21日《扬子晚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