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02
 

 

张乐平 三毛爱科学

李正兴


 

  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已于1992年9月走完他的人生历程,离我们而去了。但他早年孕育出世的三毛将永远活跃在中国少年儿童中间。

  三毛自诞生之日起,便和着时代的脉搏生活着,成长着。20世纪30年代,他从军、流浪,学生意;40年代,他卖报、迎解放;50年代,他学文化、学雷锋……到了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三毛之父张乐平更重视让三毛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1978年11月,张乐平成为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首届理事会顾问。从此,“普及科学”这个主题便常常萦绕在三毛之父的脑际,他努力从基础科学、身边科学、新兴学科和尖端技术中发掘漫画题材,赋予三毛最典型的时代特征,于是,糖纸观日食、酚酞溶液显字形、火箭升天、太阳能发电器、激光切割、电光捕鱼、敲杯音乐、遥控飞机捉老鹰等三毛爱科学的组画一一问世,并荣获中国首届科普美术展览荣誉奖。1981年全国科学漫画展览会上,张乐平的一组题为《算对啦》的作品,画的是三毛起先为机器人怎么会将7+8算成11而纳闷,后来终于从机器人头上3根辫子的调节中找到了原因的过程。这组形象生动的科普漫画获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成为获奖作品。

  1985年,《三毛爱科学》被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成书出版了,成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榜样。

  张乐平任职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顾问不图虚名,是位非常认真的务实者。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科协拟在科学会堂召开春节联欢会,笔者奉命登门邀请张老赴会,他说:“是一般礼节性的招待会,我就免了吧,如果是科普性的会议,要我做什么工作,我一定参加。”是的,凡是与科普有关的美术会议,只要通知他,他从未缺席过,每次到会,他总强调科普美术是一个新品种,应该加以培育、扶植。

  科普美术的创作,除了要求作品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外,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有科学性,它表现的科学内容应当准确尤误。因此,科普美术创作人员首先要热爱科学,努力钻研和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对虚构创作的作品的科学事实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三毛爱科学》一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多门基础学科和新兴科学,可见当时已迈人古稀之年的张乐平热爱科学,刻苦学习新学科、新知识的热情和可贵精神。张乐平的求知欲望也是令人敬佩的。他经常托笔者为《三毛爱科学》提供新的科学题材。《三毛爱科学》中的许多题材参考了《科学画报》美术主编胡永光(科普漫画家)为其提供的参考资料。

  张乐平为了《三毛爱科学》的不断出新,时常抱病创作,按他的话说:“生命给我的道路不长了,我得抢时间多生产几幅《三毛爱科学》来。”有一次笔者同《文汇报》摄影记者减志成一起去华东医院探望他,一进门,就见张老在病榻前一丝不苟地精心描绘新的《三毛爱科学》。当他看到我们进去,立即就拿起画稿征求我们的意见,顿时,笔者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眼眶湿润了……

张乐平(1910-1992)
  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三毛之父”,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三毛爱科学》是他科普创作的代表作品,曾获得优秀科普作品奖。曾被聘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首届顾问。

——摘自《我的科学梦》,2014年12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