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毛

——三毛漫画出版及品牌塑造初探

唐 兵


 

  1935年7月2日,《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出现了一个大脑壳、圆鼻头、光头上只有三根毛的漫画式儿童形象,这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

  当时,因为发表连环漫画《王先生》的漫画家叶浅予生病,张乐平便在该报上发表了两幅三毛漫画,以补《王先生》之缺。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三毛漫画,偶然的机缘往往蕴藏着必然。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连环漫画,它的出现意义深远。之后,张乐平创作了《三毛从军记》《三毛外传》《三毛流浪记》《三毛的控诉》《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十余部作品,直至1992年9月27日他去世。

  大师去世后,国内外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三毛漫画书超过100种,新改编的三毛出版物多达数十种,“流浪的三毛”“从军的三毛”依然出现在读者面前,而新三毛的故事也在继续。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少儿社”)编辑出版的《三毛大世界》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同年《三毛流浪记》被千千万万的读者推选出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各种版本的《三毛流浪记》销售总量达千万册,是我国印数最多、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影响波及海内外。

  2015年,是三毛形象诞生80周年,也是张乐平先生诞辰105周年。此时此刻,翻开历史的卷宗,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的心头依旧充溢着往昔的激动,一套定位于儿童的连环漫画何以如此长寿?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少儿社,作为张乐平先生的生前单位、作为三毛漫画作品的主要出版者,它的贡献又在哪里?现在,就让我们从头梳理一下三毛漫画的起源和出版历程。

  一、三毛漫画何以经久不衰?

  三毛漫画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早期的三毛。集中发表于1935年至1937年上海20多家报刊画报上,1936年由上海杂志公司结集出版。早期三毛的故事以幽默风格为主,这时候的三毛只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顽童,闹出种种笑话,但看似简单的画面却常常带有寓意,发人深省。

  二是从军的三毛。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乐平参加了救亡漫画宣传队,其间三毛创作停止了八年,但辗转各地的抗战经历成了画家在战后创作《三毛从军记》的丰富源泉。1946年1月起,三毛漫画重又出现,内容讽刺辛辣,针贬时弊,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三毛从军记》连载于《申报》。

  三是流浪的三毛。1947年年初,张乐平目睹路边冻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儿,经过痛苦的思索,他以眼泪和着笔墨创作出了《三毛流浪记》,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流浪儿三毛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大人小孩都为三毛的经历时而忧愁,时而惊喜,时而伤心,三毛的命运竟成了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大事。

  四是解放的三毛。1949年新中国成立,张乐平满腔热情地让三毛投入了新生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陆续创作出《三毛的控诉》《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今昔》《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后改名为《三毛迎解放》),其中《三毛日记》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刊登。这时,新三毛已由原来瘦骨嶙峋的形象变为饱满而健壮,伴着他的欢笑,做好事,爱科学,勤劳动,成为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好伙伴。十年浩劫开始,三毛自然也脱不了厄运,1977年才重新露面,张乐平创作了《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一系列新三毛漫画。

  从上述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三毛的创作始终追随着时代的脚步,从1935年到1985年最后一部三毛漫画《三毛学法》的问世,时间跨越了半个世纪。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张乐平的每一步创作足迹都与广阔的社会文化相勾连,他以拳拳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与时代共燃烧,同激荡,将自己的作品铭刻在一个个历史坐标上,也铭刻在许多人的精神记忆中。

  如今,创作三毛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已经远去了,我们的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好奇的是,“流浪的三毛”“从军的三毛”对今天的读者有何吸引力?为什么在“2013- 2014年度全国少儿畅销图书T O P50”的榜单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三毛赫然在列?我想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漫画的形式。三毛形象笔画极少,其很容易让人记住的纯中国式顽童的名字,以及与这名字惊人契合的光头上长着三根毛的漫画式儿童形象,乍一问世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和关注。柯灵在《百年乐平》的代序中写道:“漫画在中国萌芽,随西风东渐而俱来,到风云紧急的30年代,葳蕤成荫,臻于壮实,文坛上的杂文,艺苑中的漫画,双双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攻守相应,一时瑜亮,引人瞩目。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新文艺运动史上的一座高峰,三毛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当时漫画的发展、出版的繁荣以及时代的召唤都起到催生作用。而漫画这一形式,老少咸宜,即使不识字也能看懂,内容或滑稽幽默,或辛辣讽刺,寥寥几笔就能展示人生百态。即使在进人21世纪信息大爆炸时代,读图仍不失为一种轻松的阅读方式。

  二是儿童的视角。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连环漫画,三毛的出现在中国漫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5月,著名漫画家兼评论家汪子美撰文写道:“作者所以画‘三毛,的原因,大概是感觉这是另辟蹊径之意吧。这聪慧总算给作者捉到了,老奸巨猾如‘王先生’,调皮捣蛋如‘小陈’,玩愚固执如‘阿斗’,皆各有其个性,而‘三毛,因为是儿童,便造出另外一种趣旨。……儿童的天真,率直,热情,单纯,在社会化的成人视之为胡闹,无理;实则儿童坦白的行动发乎人情自然,而成人社会化的虚伪反渐远离人性。”这“另辟蹊径”所创造出的“另外一种趣旨”便是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人生,终有一种童趣在里面。汪先生说得好,儿童的言行更带有人之初的本性,成人社会反显得虚伪得多。这让人想起德国人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儿童的视角总能给人带来惊喜,使人心生向往。

  三是平民的情怀。张乐平被誉为“平民画家”,他的作品总是反映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生活,他说:“我发誓让我的画笔永远不停地为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朋友们控诉。”为了画《三毛流浪记》,他亲自到上海最混乱、最肮脏的地方——郑家木桥去体察生活,这里是旧上海的“乞丐王国”,无父无母、无衣无食的流浪儿在这里成群结队地露宿街头。正是怀着人道主义的悲悯,张乐平用他的画笔画出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苦状,画出了他们无声的呐喊和反抗,那种对草根生活的热爱充溢其间,所以他选择的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选择的都是以三毛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也正是这种深切的人道主义使他的作品感染了无数读者。1947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上连载,时任《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评论道:“《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诈欺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我想这也正是三毛系列漫画在今天的意义。虽然画家所反映的生活场景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三毛沉淀的人文厚度以及凝聚的人道主义精神仍在不断影响着后人。

  20世纪30年代顽皮的三毛、40年代从军的三毛、流浪的三毛,以及后来获得新生活的三毛,就如同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引得无数人和他一起品味世态炎凉,共同寻找和创造新生活。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更是一种民族形象。

  二、跨越半个世纪的出版历程

  1936年3月,《三毛(第一集)》由上海杂志公司结集出版。

  这是第一本三毛漫画书籍的出版,将当时刊登在上海20多家报刊画报上的200多幅作品进行整理后结集出版。1947年2月,《三毛从军记》由大鹏书报社出版;1948年4月,《三毛流浪记》(第一集)由上海大公报馆结集出版;1948年10月,《三毛外传》由四方书局出版;1954年8月《三毛流浪记》经挑选修改后,由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涉足三毛漫画出版的出版社至少有20家。

  其中,少年儿童出版社,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专业少儿出版机构,作为张乐平先生的生前单位,一直是三毛漫画出版的主力军。它出版品种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自1959年9月出版《三毛流浪记》选集后,跨越半个多世纪,已编辑出版逾30个品种,成为三毛漫画最重要的出版机构。

  张乐平的儿子张融融在2012年少儿社建社60年时深情地回忆道:“‘文革’后期,尚未完全‘脱帽’的父亲由解放日报社调到少儿社工作。当他可以重新拿起画笔时,他又在《小朋友》上发表了不少作品。以后,他的身体状况阻断了其继续创作的愿望。我们全家至今都十分感激,在那个时代,少儿社给予了许多医疗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根据父亲的遗愿,我们家属一致同意,此后三毛系列作品的重新恢复出版,全权交由少儿社处理。为此,父亲的同仁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但整理出版了父亲十余部作品集,还创作了图文并茂的《三毛大世界》等图书……”

  梳理三毛漫画在少儿社的出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奠基阶段。戴洋藩,是少儿社在三毛出版史上不得不提的名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杂志《小朋友》的编辑,他与张乐平及其家属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出版张乐平的作品,到2000年8月《三毛流浪记》(全集)最新修订版推出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系列漫画有10种在少儿社出版,组成了少儿版的“三毛家族”。据资料显示,2000年版的《三毛流浪记》(全集)增加了多幅从未被收录出版的原稿,并将1959年版以来被改动的作品重新按当年张乐平创作原貌恢复出版,增改图画达40余幅。同年少儿社推出的《三毛从军记》(全集),也是最全的版本,后来其他出版社均以这两个版本为准。这里,作为三毛出版的先行者和垦荒者,戴老师功不可没。

  二是变革阶段。彩图注音版的推出无疑是三毛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2001年8月和2002年3月,由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少儿社推出了改头换面的彩图注音版《三毛流浪记》(全集)和《三毛从军记》(全集)。当时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在每本书后面写了一个“跋”,“跋”中写道:“本书利用电脑技术对原画精心着色,并配以简练的文字解说和注音,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这在当时十分冒险,后来却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因为它符合了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阅读要求,虽然许多人批评它“画蛇添足”,批评它把张乐平的黑白世界变成了彩色,又多余地加注了文字说明,要知道三毛漫画在发表之初是开创了中国无文字儿童连环漫画之先河的,而现在它完全变样了,变得更现代更时髦。但事实证明,随着人们对彩色图画书的喜爱和电脑技术的应用,读者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一形式,彩图注音版的销量逐年上升,很快超过了黑白版,其中《三毛流浪记》(全集)2014年单本销量逾30万册,截至2015年1月30日印次达60次,累计销售161万册。

  三是整理阶段。2005年少儿社推出了新书《三毛解放记》和《三毛新生记》,前者的内容选自《早期三毛》《战乱中的三毛》《战后的三毛》《三毛外传》《三毛的控诉》《三毛翻身记》以及《三毛迎解放》,后者选自《三毛今昔》《三毛日记》《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因为均从零散的作品中选出,所以这两本书都有个副书名叫《三毛故事集锦》,版本分精装和平装,即彩图注音版和黑白版。此刻,编者有意识地将张乐平所创作的三毛系列漫画围绕主题加以整合集中,把《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三毛解放记》《三毛新生记》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毛一路走来的身影:从军的三毛、流浪的三毛、迎接解放的三毛、获得新生的三毛,时间脉络十分清晰。自2005年起,在彩图注音版的《三毛解放记》和《三毛新生记》书后的“跋”中都有这样一句话:“看三毛的整个故事,就好像在看一部中国的现代史。”至此,少儿版的“三毛家族”被整合成两套,彩图注音版和黑白版各4种,2006年5月少儿社又把它们制作成礼品套装,还请美编统一设计了新封面。现在,读者在市场上既可以买到单行本,也可以买到套装,既可以买到传统的黑白版,又可以买到彩图注音版。

  四是衍生阶段。除了出版与时俱进的更新版本,少儿社还在20世纪末加紧对三毛品牌衍生产品的开发。1997年7月推出《三毛大世界》,包括《探索兵器世界》《走进生物王国》《漫游锦绣中华》《打开世界之窗》4册,由三毛和两个好伙伴一一聪明伶俐的“红鹦鹉”和幽默滑稽的“俏皮狗”一起去漫游天下。这套书一改百科类图书的严肃面孔,向小读者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三毛大世界》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印数累计超过100万册。随后,少儿社又在1999年和2003年推出了《三毛的奇妙世界》《三毛与大师》等书。

  可以说,自三毛诞生之日起,报刊和图书出版就成为张乐平首选的传播方式,在他有生之年,他总是先将作品发表在报刊上,然后再结集出版,先生辞世后,三毛图书的出版才逐渐占据了主要位置。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下期开始,少儿社的三毛品种呈现喷发式增长,开始有计划地对所有的三毛漫画进行整合,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更新版本,并着力开发衍生产品,深挖其再生能力,正是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通过几代出版人的默默耕耘,少儿社才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不仅有效促进了三毛文化的传播,也塑造出三毛的出版品牌。

  三、三毛品牌的社会塑造工程

  当流浪儿三毛的形象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时,三毛这个经典的漫画人物就不再仅限于纸媒了,他开始在三维空间里为更多人所熟悉、所喜爱。

  以《三毛流浪记》为例,它就多次被搬到银幕、荧屏和舞台上。1949年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由王龙基主演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我国的经典电影之一,影响深远。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木偶电影《三毛流浪记》,1984年拍摄了5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1996年和199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46集电视连续剧《三毛流浪记》。2004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三毛救孤记》。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长篇系列故事广播《三毛流浪记》,1990年河南省歌舞团排演大型舞剧《三毛流浪记》,1997年香港明日剧团排演舞台剧《三毛流浪记》,2010年上海木偶剧团排演大型木偶卡通剧《三毛流浪记》、上海青年马戏团排演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

  值得一提的,还有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由张建亚执导的电影《三毛从军记》,使三毛形象在20世纪末再一次风靡起来。2014年,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又授权美国好莱坞拍摄有关三毛的电影。最新的好消息是,2015年2月1日,由《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合集而成的法文版漫画荣获第42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文化遗产奖。三毛正在走向世界。漫画人物三毛不仅成了影视人物、舞台人物、卡通人物,还成了网络虚拟人物……

  有关部门1997年评估,三毛的无形资产达5.9亿元人民币,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笔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01年3月28日由张乐平夫人冯雏音授权成立了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对张乐平作品进行维护和开发,对三毛形象和三毛品牌进行广泛的推广。

  形象和品牌作为无形资产,都是需要长时间经营和维护的,可以说很早开始,三毛这一品牌就在自觉和不自觉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1949年春宋庆龄先生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在上海发起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三毛画展),成立三毛乐园会,通过义卖三毛水彩画,为流浪儿筹得钱款以及书籍、文具、衣服、药物等物品,救济了数以千计的贫苦儿童。1983年和1993年,张乐平及其家属分别将《三毛流浪记》原稿234幅和《三毛从军记》原稿114幅捐献给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1995年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又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了张乐平592幅作品原稿。2015年1月,张乐平子女将其生前使用收藏的285件遗物捐赠给徐汇区湖南街道,并将五原路故居于年底修缮后向公众开放,当年《三毛流浪记》就诞生在这里。

  此外,在张乐平的故乡浙江海盐县还成立了三毛托儿所、三毛幼儿园、三毛小学和乐平小学,建成张乐平纪念馆……三毛品牌的社会塑造工程无疑是多元的,立体的,不仅仅只有出版,还有三毛动画片的播放,三毛影视作品的放映,三毛舞台剧的演出,以及三毛一系列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公益活动等等,才能将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洋。随着时代的进步,孩子们更希望看到用高科技产品演示出来的三毛。

  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不仅仅是那个只长着三根毛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种民族形象,三毛品牌也是民族品牌,他讲述的是中国人的故事,所拥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社会内涵都是中国的。如何在今天的中国继续讲好三毛故事,如何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使用最新的技术传播三毛文化,如何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我们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正直善良、自强不息、聪明机智,富有童趣的三毛,必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谨以此文向创造三毛世界的张乐平先生致敬!

——摘自2015年第3期《编辑学刊》(双月刊)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