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读者、前上海电视台知名摄影记者联系本报,希望为张乐平生前委托保存的影像资料找“归宿”—— 老电影胶片期待“叶落归根” 张文菁
|
||
祁鸣向记者展示他保存了三十多年的这卷胶片 祁鸣摄于1978年的《劫后的笑声 文艺界的春天》 一卷保存了三十多年的电影胶片,期待“叶落归根”,在张乐平故居旧地,带读者和游客乘坐“时光机”,重返创作“三毛”的那个年代。日前,以跟踪和记录文坛大师巴金先生闻名的前上海电视台知名摄影记者祁鸣联系本报,希望为张乐平生前委托他保存的一卷老电影胶片寻找归宿。“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张乐平先生的一部纪录片,可以作为展品,最好是能够放映出来,故居应该是他最好的归宿。”83岁的老先生话语中充满期盼。 祁鸣的家位于中山西路某小区的6楼,因为爱人颜阿姨是楼组长,老先生每周都会收到《徐汇报》。从《“三毛之父”张乐平故居下月开放》,到《笔墨写春秋 张乐平柯灵故居春节试开放》的报道,那些熟悉的旧人旧事勾起了他无限回忆。 作为上海电视台最早的一批摄影摄像记者,祁鸣在1977年拍过一段4分28秒的《访张乐平和“三毛”》的新闻片,包括当年在中福会少年宫举办的“三毛”庆生会、外国元首会见张乐平等,祁鸣都在现场,为这些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也因此与张乐平相交。 其时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电视里播放的文人传记片很多只有图片展示,缺少活动影像,祁鸣觉得不“过瘾”,他想给当时已年过七旬的巴金多留些影像资料。张乐平非常理解他的想法,一次工作结束后正好要去巴老那,就把祁鸣叫上了,那是祁鸣第一次走进武康路113号。1978年,他拍下了《访老作家巴金》的电视专题片,也是在这一年,他很偶然地拍到了一张后来影响广泛的照片《劫后的笑声 文艺界的春天》,在巴老的客厅里,柯灵、张乐平、师陀、李济生这些文艺界的大师们相聚畅谈、笑容满怀。这个难得的历史瞬间被敏感的祁鸣定格在了镜头里,也开启了他此后二十多年追随巴金,跟踪拍摄的历程。 在祁鸣给记者讲述的这些黑白老照片里,有张乐平从华东医院出院,头戴鸭舌帽、围着羊毛围巾、穿着中式棉袄被女儿搀扶着回家的镜头,有巴金和冰心、夏衍、柯灵、曹禺等在一起的照片,还有张乐平和林放、巴金在杭州西子宾馆题写“张乐平纪念馆”的照片……作为一名有幸见证了这些历史时刻的记者,祁鸣后来不自觉地把他的镜头聚焦到了那个时代的作家、画家等文化人的身上,尤其得到了为人低调的巴金的认可。从1977年到1998年巴老住院,他跟随巴金赴京开会、出访日本、回四川老家、到杭州疗养,二十多年时间里,拍下的三千多张照片和13个小时的影像资料,让他成为全程记录巴老“轨迹”的第一人。他还先后举办了《生活中的巴金》、《巴金的笑——祁鸣镜头中的巴金》摄影展,并出版了由柯灵先生作序,被其誉为“一本形象的作家传记”的《巴金对你说》。 或许正是因为祁鸣在摄影摄像上的专业,让张乐平把科影厂为自己拍摄的这卷电影胶片交给了他保存。老先生从层层包裹的马夹袋中拿出这卷胶片,阳光下,一帧帧底片依稀可辨。 ——摘自2016年3月14日《徐汇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