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儿时偶像 李秀华
|
||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有一本连环画、有一场电影看,就高兴得蹦跳起来。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看了《三毛流浪记》这本连环画和这部电影,“三毛”这个人物,被塑造得机智、勇敢,有血有肉,很耐人寻味;而电影的扮演者,小小年纪,更出神入化地把“三毛”演活。他是我儿时的偶像,我做梦都想见到他。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眨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我儿时的愿望,无意间得于实现。 今年4月28日早晨,我有幸在梅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三毛”扮演者——王龙基老师。 王老师虽年过七旬,但满面红光,和蔼可亲,谈笑风生,不失当年演戏时的幽默风采。这种感觉,让我回忆起童年时那熟悉的“三毛”:调皮、幽默、风趣、有正义感…… 我有太多想要知道的问题:想知道王龙基老师当年演戏时的感受,想知道他扮演“三毛”后的成长过程,想知道他现在来梅州后的感受,以及对梅州的评价等等。 可惜由于时间关系,王老师要赶回上海,见面匆匆结束。 5月16日,王龙基老师又一次莅临梅州公干。《客家人》杂志决定再次采访他(2011年9月曾采访过他),我有幸参与了这次采访。 当我提起他在电影《三毛流浪记》中扮演“三毛”这个角色时,他平淡地说,当年扮演三毛,是因为张乐平的漫画深入人心,也因为这部电影的编导演都是当时中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 他告诉我,他先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电影文学系读书,大学毕业后去福建前锋文工团当了一名创作员。1969年转业后,要求到上海无线电二十厂线路车间当了一名工人。经过一番努力,他成为上海108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上海无线电二十厂的厂长,1990年起,又担任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当我问及他对梅州的印象时,王老师感慨地说,梅州是世界客都,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们善良,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他最喜欢客家“腌面”,既有猪油、蒜蓉的清香,又有适度的调料等的鲜美,味道可口,加上一碗“三及第汤”,吃上一口,便不肯罢手,绝对胜过佛跳墙。不喝酒的他还对客家娘酒情有独钟,一次喝上半斤还欲罢不能。 最后他说:有机会,我一定会在梅州买房,带上家人在梅州享受慢生活…… ——摘自2016年5月31日《梅州日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