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黑色幽默巅峰之作,论后现代周星驰都得靠边站

 

 

  起这么一个标题,恐怕有些周星驰的粉丝又要开骂了:

  要不要脸?又拿我们星爷当垫背的!

  别急,要知道,小编也是周星驰的真爱粉呢。

  但是,今天要讲的这部电影的分量绝对硬得过周星驰的作品。

  它就是——

  三毛从军记

  SanMao's Army Life

  三毛在中国属于家喻户晓的漫画和荧幕形象了。

  1935 年,上海滩颇有名气的 25 岁年轻漫画家张乐平创造了这个形象,将中华民族的苦难通过三毛这个流浪儿童的生活遭遇一一揭露出来。

  三毛的奇特造型和悲惨经历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80 多年来经久不衰。

  1946 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引起轰动。1947 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大胆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后被多次拍成影视作品。

  最早的电影版《三毛流浪记》诞生于 1949 年

  比起《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在 1992 年才被导演张建亚搬上荧幕。此时,张乐平已经 82 岁高龄。在拍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后的第二天,他便逝世了,令人惋惜。

  我为什么敢说《三毛从军记》是中国黑色幽默的巅峰之作,甚至在后现代风格上碾压周星驰的作品呢?

  跟着我似魔鬼的步伐你就知道了。

  影片一开场就一反普通电影的套路,奠定了其荒诞不经的基调。

  仅仅通过第一幕三毛和警察 " 你追我赶 " 的闹剧,就将神圣的战争、伟大的统帅通通拉下神坛。

  很有卓别林的滑稽剧特色

  黑白的影像处理方式,更加深了这种讽刺意味。配合着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皮尔 · 金特》中《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做背景音乐,堪称完美。

  先来看看一些大逆不道的词。

  在三毛军训中,电影用摇滚又娱乐的音乐先是调侃了一顿委员长。

  然后又白描了一下真实的部队生活。

  你以为到处都是帅气的兵哥哥,其实等级森严的服从制度下还有很多兵痞。

  三毛在前线杀敌,旁白说了这么一句——

  导演,你这是要搞事情啊?

  战况紧急,需要一些人抓阄去一线,领导明明是土炮,却非得学习委员长耍官腔。

  牛师长在自杀前和三毛的对话,堪称真相帝。

  的确,名留青史、享受无限荣光的是那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那些所谓的大人物。而置身于历史之中,被消耗的小人物却被默默遗忘,尽管他们可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尽管他们才是构成历史的一块块基石。

  再来看看一些作大死的戏谑。

  明明孔武有力的军官,却给配了个女声。

  战火越来越近,人们抗敌的热情越来越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结果劳军活动就是跳大腿舞。

  你这是在瓦解意志、涣散军心啊!

  一场战役胜利后,三毛被授予 " 智勇双全 " 锦旗,但摄影师各种跪舔,让他把锦旗一再抬高,结果出来的照片就是下面这样——

  国难当头,一切行为都要以救国为主导,于是三毛成为了牛师长的保姆。

  不仅要给他擦皮鞋、正衣冠,

  还要给他儿子擦屁股,

  给他太太洗胸罩。

  前线奋勇杀敌,领导骄奢淫逸,嘻嘻哈哈。

  敌人都到家门口了,迟迟不肯下令,因为要在友军面前保存实力。

  就这样一个师长,在自杀后却被塑造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

  拒绝一切歌颂,一切假大空,用畸形的滑稽去嘲讽丑陋的现实。像《三毛从军记》这样高级的黑色幽默,在中国影坛上极其稀有,堪称难以逾越的巅峰。

  下面,再来说说《三毛从军记》在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上的表现。

  通常我们会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联合起来说成后现代主解构主义,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词本身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周星驰曾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但他自己一头雾水,属于一种创作自觉

  乍一听,这两个词挺唬人,挺神秘。其实网生代的我们基本上都自带后现代解构属性。

  说点好理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它拒绝一切宏伟叙事、离经叛道、怀疑一切;而解构主义顾名思义,把已经建立好的东西拆了,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崇高著称。两者不谋而合,都意图消解中心,强调自由与差异。

  张学友这个表情包的使用就具有极强的后现代主义解构色彩

  在文学、影视等艺术的创作中,后现代解构主义以荒诞、戏仿、拼贴、漫画式表达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三毛从军记》对这些手法都有极其巧妙的使用。

  比如,军官到看到大腿舞,望眼镜立了起来,象征性唤起;

  港片里经常见到领带立起的,不信回忆回忆……

  三毛在洗澡时,被炮弹炸飞的鱼砸晕;

  三毛给牛屁股上栓爆竹,身上披上炸药,让它奔向鬼子阵地;

  此段配合改编自歌剧《卡门》第二幕《斗牛士之歌》的背影音乐,简直燃到爆炸。

  三毛和老鬼模仿鸡羊,惹得日本人不服,结果被团灭。

  在戏仿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毛变成岳飞大战日寇;

  还可以看到三毛化身牛郎,娶妻生子。

  在《三毛从军记》中,漫画式的表达也随处可见。

  比如这个。

  再比如这个。

  影片本身根据漫画改编,也高度还原了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场景。

  比如这个方额头军官。

  在影片的结尾,三毛望着一望无际的十字架墓碑,一脸茫然。

  而旁白却说,三毛结束了动荡的军旅生涯,等待他的是——完了。

  这个 " 完了 " 一下子让人心头一紧,想起那些惨绝人寰的民族怆痛,难以释怀。

  周星驰带有后现代风格的无厘头电影的确很棒,但必须承认,和《三毛从军记》比起来,在高度和厚度上是不够的。

  导演张建亚通过《三毛从军记》在第五代导演中独树一帜。据他回忆,当时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已经风格林立,希望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片子,带上自己的烙印,顺着自己的 " 心气儿 ",最终找到了漫画。

  《三毛从军记》获奖不完全统计

  此后,张建亚还拍摄了同样后现代主义气息强烈的《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和《绝境逢生》。

  另外,关于《三毛从军记》还有个小故事值得一提。当时饰演老鬼的魏宗万已近 54 岁,觉得和孩子演对手戏有点不合适,拒绝了这个角色,张建亚跪在地上请他出演后才使其答应。

  这是真的跪求啊!

  像《三毛从军记》这种与抗日相关的喜剧,与大家所熟悉的抗日神剧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个是用严肃的态度去拍荒诞剧,一个是用荒诞的态度去拍严肃剧。

  可悲的是,对于前者,现在即使跪求也求不到。

  文章来源丨毒药(ID:duyaoapp)

——摘自2017年2月9日微信公众号《剧角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