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是如何成为“三毛之父”的 熊小原
|
||
在中国,“三毛”,可谓家喻户晓,这个由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漫画形象,深得几代读者喜爱,张乐平因而被誉为“三毛之父”。他是如何成为“三毛之父”的?他在创作这个漫画形象的时候又经历了什么?近日,张乐平先生的幼子张慰军做客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的名家讲堂,讲述父亲的创作经历。 张乐平 一九四一年张乐平自画像 张乐平画的抗战漫画 1935年画的三毛 最早的三毛发表在1935年7月28日的上海《图画晨报》上 母亲是张乐平绘画的启蒙者 张乐平,原名张昇,1910年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张乐平的父亲张舟若是一位秀才,清末废科举后成了一位私塾教师,后来又成为当地新式小学的校长,而张乐平的母亲会写文章、擅长刺绣、画画、剪纸,“可以说,我父亲最初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祖母。”张乐平先生的幼子张慰军说。 读小学的时候,张乐平遇到第二位启蒙老师——小学班主任陆寅生,这位老师学美术出身,从西湖美专毕业,在陆老师的指导下,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 由于母亲去世,父亲的薪水微薄,张乐平十三四岁辍学,在上海一个木材行当学徒,后来又去印刷厂当练习生,这些经历张乐平在画《三毛流浪记》里都有所体现。当练习生其实就是在老板家里当保姆,《三毛流浪记》中,三毛除了在印刷厂帮忙,还要为老板洗衣、打扫卫生、看孩子,这其中都有张乐平的亲身经历。即使生活如此艰辛忙碌,当学徒时,张乐平仍然在坚持画画。后来,在亲戚的资助下,他得以进入美专学习。从美专毕业后,17岁的张乐平开始给报刊杂志投稿,并逐渐认识了一些上海漫画会的漫画家,比如丁聪以及后来创作设计动画影片《大闹天宫》张光宇等这些前辈。 当时随着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漫画这种形式非常受报刊杂志欢迎,张乐平也经常用漫画这种形式来针砭时弊,比如,他在1934年创作了《作高枕而卧的准备》,讽刺当时政府对侵略者的挑衅无动于衷,1935年又创作了讽刺资本家贪婪的《权利与义务》。 “三毛”形象源于流浪儿童 正因为有当学徒的这些经历,张乐平的漫画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这些意识都体现在“三毛”这个形象创作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乐平就创作了“三毛”这个形象,最早的三毛漫画发表在1935年的上海《图画晨报》上,但和《三毛流浪记》中的形象不一样。早期的“三毛”不是孤儿,也没有流浪或从军,他就是个普通弄堂人家的小孩,有父母,调皮、喜欢恶作剧。这个形象画了一段时间就终止了。抗战开始后,漫画家们成立了漫画宣传队,张乐平也参与其中,宣传队的领队是叶浅予,副领队就是张乐平。 整个抗战期间,张乐平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江西时生活异常穷困潦倒。“当时画家黄永玉和我父亲在一起,他说我父亲穷到要把皮鞋卖掉换钱,以至于光着脚走路的地步。”张慰军回忆。 抗战时期,张乐平去前线写生,画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漫画、壁画和战地速写。战争对他是一个洗礼,他看到的东西和抗战前发生很大变化,这对他以后的创作风格和内容有很大影响。 这期间张乐平经历了很多,他在桂林曾经亲眼见到炸弹把身边的朋友炸死,也看到了很多战争孤儿,这些都更坚定了他以一种平民视角来画画。1946年回到上海,张乐平创作了著名的《三毛从军记》,在当时的《申报》上连载,1947年又创作了《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上连载,这两个漫画系列反响极大。“这时的三毛开始变成一个可怜的孤儿,这个形象创作灵感来源于流浪儿童。”张慰军说,张乐平回到上海后,住在亲戚家,一次在弄堂口看到三个流浪儿童围在一起烤火,当时是冬天还下雪,第二天早上再出来的时候,三个小孩就死了两个,“当时我父母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我父亲看到这个场面很难过,联想到曾经看到过大量的战争孤儿,从此三毛的形象就改变了,成为流浪儿童的代言人。” 为了画好三毛的流浪儿形象,张乐平与流浪儿做朋友,“刚开始穿比较好的衣服,流浪儿童不理他,第二天他就换成破旧的衣服,买东西给流浪儿吃,帮他们推三轮车干活,和他们做朋友,从中观察流浪儿的生活。 张乐平曾画过千佛山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毛流浪记》 以多种版本在国内外发行,出版总量以千万册计,时至今日,《三毛流浪记》仍是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高的一部连环漫画。 说起与济南的渊源,张慰军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乐平曾来过济南,“当时是来参加一个中国美协的会议,我陪父亲来的,在济南住了将近一个星期。父亲来到济南很高兴,他还去博物馆看过一些藏品,还画过一幅千佛山的画作,不过现在找不到了。” 1992年,“三毛之父”张乐平去世,但直到现在,“三毛”这个人物一直都很活跃,三毛的故事仍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中一再被演绎,读者对张乐平的怀念也一直没有停止,张乐平的画作展近年来在国内外展出很受欢迎,张慰军也表示,“我一直计划在济南展出父亲的画作,也正在和有关单位在谈,希望能很快在济南办展。” ——摘自2017年9月7日《山东商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