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想念爸爸 丑 石 |
||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1992年的今天,爸爸离开了这个世界。 1935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由于我生下来头发稀少,只有三根,因此,爸爸给我取名叫三毛。 下面就和你说说我的爸爸。 (爸爸年轻时候也是帅哥一枚,有木有) 我的爸爸叫张乐平,1910年11月10日出生,他的家乡在浙江海盐。 黄永玉是这样评价他的:张乐平的鼻子、额头上撮起的头发都神气之极,像只公鹿。 我的爸爸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他创作了一幅讽刺当时的军阀曹锟贿选的漫画《一豕负五千元》,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他小学毕业后为了生活,跑到十里洋场大上海,在木行做过学徒,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30年代初期,在《社会日报》、《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新闻报》等许多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年轻的他成了上海滩颇有名气的专职漫画家。 1935年春夏之交,我出生了。这时候我是上海弄堂里普通人家的小孩,有父母,就是比较淘气顽皮,喜欢搞恶作剧。 (是他顽皮) (近墨者黑) (回复青春) (讽刺时弊的漫画《可望而不可即》) 后来的《三毛外传》(1946年创作)曾经延续了我的这种形象。 (埋没英雄) (二大之间) (不必费心) 1937前抗日战争爆发,作为热血青年的爸爸参与组织了救亡漫画宣传队,叶浅予为领队,爸爸为副领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这时候的他是这个样子。 他以笔代枪,画了许多宣传画,来支持抗日。 (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 (他也画了抗日前线的一些情况) (抢修赣南机场的工人们) 把日本鬼子打跑后,他耳濡目染抗日军队中的生活,以我的视角创作了日后风靡大江南北的《三毛从军记》。 这里边的我,很瘦小,经常被当作长官欺负的对象。 1947年的冬天,上海下起了雪,天寒地冻,爸爸踏着雪经过一条弄堂,遇见三个十岁左右的流浪儿,他们衣衫褴褛,光着小脚丫,围着一个烤红薯的炉子取暖。囊中羞涩的爸爸面对这三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无能为力,只能长叹一口气,去兄弟家借宿。到了第二天,当他再路过那条弄堂,不幸的是,两个小孩已经冻死了,小手还伸在熄灭的炉膛中。 他被这一幕深深的刺激到,他决定要为这些苦难的儿童们呐喊,于是他创作了《三毛流浪记》。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们,爸爸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同吃同住。了解到了他们更多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好心恶报) (我要面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我的苦日子到头了。 那时候爸爸根据社会现实,先后创作了《三毛的控诉》、《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日记(一)》和《三毛迎解放》。我不再是瘦弱,被人欺负的倒霉孩子。 (我们也来开会) (大家照照看) (叔叔的雨衣) 十年浩劫,爸爸被冠上“毒害青少年”、“美蒋特务”、“漏网右派”的罪名,画我的一些手稿被要求亲自撕掉。爸爸心如刀割,他手里拿着一个灰色的包,从包里掏出很多碎纸片,那是《三毛流浪记》手稿的碎片,一边掏着他自己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家里人看了都很痛心…… 1977年,阔别10年后,爸爸以系列漫画《三毛学雷锋》复出,后来又画了《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系列。 (三毛学雷锋之毫不费力) (三毛旅游记之乐山大佛) (三毛学法之协助捉窃贼) 1989年,同样也叫“三毛”的一位台湾姐姐千里寻父来到我家,被传为一段佳话。 (作家三毛与爸爸合影) 1992年9月27日下午6时,爸爸与世长辞,享年82岁,我很怀念。 (这是爸爸画笔下最后一张的我) —END— ——摘自2017年9月27日微信公众号《伍佰艺书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