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带泪的三毛他是东方卓别林 回振岩
|
||
本月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纪念《三毛流浪记》发表70周年暨《张乐平画集》。启动仪式”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活动区举行,拟推出12本大型系列丛书《张乐平画集》。这将是至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张乐平艺术作品的整理、研究以及出版工作。1947年《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 那位头上只有三根头发、孤苦伶仃却机智勇敢的流浪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这个跨越世纪的大IP的新亮相勾起无数人心中的三毛情怀。那个三根头发的少年,曾经给这个时代留下了怎样的财富?这个中国卡通形象的代表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贡献? 起步较晚的中国漫画 在上世纪30年代等来大家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郭雅希表示:“在三毛这个卡通形象诞生到今70年的时间里,不仅仅对儿童,也对成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形象引人深思,他让儿童看到了适合自己年龄的趣味,更让成年人看到了警示、反思和历史的厚重感。那种旧上海的情景让观者笑中有泪。这部作品是对和平的呼唤、正义的呼唤、人性的呼唤、文明的呼唤、社会未来的呼唤。” 对中国漫画而言,“三毛”可以说是一部鸿篇巨制。据郭雅希介绍,中国漫画的历史较短,起步较晚。诞生于清末民初,起步于探索阶段,当时的漫画依靠简单的构型,模仿西方。尚在雏形阶段的中国漫画在当时并没有代表人物。郭雅希认为,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没有出现漫画,其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属性,漫画这种带有纪实性、讽刺时弊的文艺作品,在封建时期是不被允许出现的。 中国漫画没有“大家”的历史一直持续到上世纪20年代,在当时,虽然已经有了漫画家这一群体,但是依旧没有大师出现。直到张乐平、叶浅予的出现,中国漫画才有了大家。这两个人都在上海发轫,除了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家喻户晓,叶浅予创作的反映市民生活的《王先生与小陈》也影响深远,光是影视剧作就被改编达11个版本之多。 难忘“从军记”到“流浪记” 真实经历刺激了张乐平 “三毛”的形象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作品成为漫画中的鸿篇巨制,是与历史环境分不开的。实际上,这与张乐平的个人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张乐平之子张慰军曾揭示三毛作品的创作由来:“我父亲回到上海后,根据在抗战一线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开始创作《三毛从军记》,这部以小勤务兵视角讥讽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的系列漫画作品在《申报》发表后,影响非常大。” 据张慰军回忆,“如果说《三毛从军记》是奠定我父亲在漫画界重要地位作品的话,那《三毛流浪记》就是让他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创作这部作品的动因是因为现实的残酷强烈地刺激了父亲的心。1947年,上海物价飞涨,父亲把我哥哥姐姐们安置在嘉兴跟母亲一起生活,他独自一人在上海的亲戚家借住。寒冬的一天晚上,父亲下班回家时看到弄堂里有两个流浪儿童在玩耍,但第二天一早却看到他们已冻死在路边。这件事深深刺激了父亲,激发了他向社会呼吁的愿望和动力,就此,父亲开始创作《三毛流浪记》。为了创作好这部作品,他还和流浪儿童交朋友。后来,《大公报》的王芸生主编找到儿童作家陈伯吹帮忙向我父亲约稿,因为陈伯伯和父亲关系很好,我父亲说正好有一个三毛题材的作品,不知《大公报》敢不敢刊登,陈伯伯就代表王芸生主编说,只要你敢画我们就敢登。令人没想到的是,《三毛流浪记》一经刊出,就引起了无数民众的高度关注,当时《大公报》每期一出版就销售一空,一时间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景象。” 写意式的中国卡通 三毛用骨气代表国人 三毛的卡通形象,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艺术上的突破。当时的中国漫画界,除了简单地借鉴西方,从艺术创作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特点。郭雅希介绍说,“中国漫画家的作品里面有中国画的意味,整体上具有写意性。比如我们如今经常看到的丰子恺作品就极富这样的特点。三毛的形象也十分简练生动,神采毕现。大头、小身子、翘鼻子和大眼睛,融合了西方卡通的趣味性,也让读者看到一个在生活重压之下营养不良的孩子形象。”在张乐平之前,还没有人以孩子的形象,塑造这样一个现实的主题。 幽默的趣味、讽刺的形象,“三毛”更多的是一个正能量的代表,在故事中,“爷叔”利用三毛去偷盗,但是三毛的正义感很快占据上风。有钱人的贵妇人收养了他,但三毛觉得自己像寄生虫,终于在聚会的夜晚愤然撕破了华丽的服装,逃离这样的生活,继续与小伙伴们到街上流浪。三毛用孩子的“骨气”讽刺了成年人的世界。 电影既是漫画作品的衍生物,又是对艺术主题的一次强化。在当时这个电影中,张乐平塑造的三毛形象在原有基础上又被强化了。三毛在公众领域的传播意义远远超出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张乐平的漫画创作体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时很多大师级别的艺术家都深受座谈会精神的影响,塑造了很多能够代表大众的形象。 他是中国卡通形象的象征 幽默不滑稽 媲美卓别林 在郭雅希看来,在张乐平之后,漫画的鸿篇巨制越来越少。一方面是表现方式多样了,媒介方式越加多元,动漫电影迅速占领市场。而另一方面是脱离了特殊时代的属性,具有永恒性的题材也越来越少。张乐平的这部书,作品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三毛不仅在旧社会“流浪”,在新社会也开始“学科学、学文化甚至学雷锋”,他的形象流传久远,才成为中国卡通形象最经典的象征。 “经典性可以和卓别林的形象相媲美。”郭雅希介绍说,“三毛是当时中国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形象代言人,而卓别林塑造的形象也一样,他们都带有社会批判性,但同样有温度,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机智幽默、不畏强暴。一个活在镜头上,一个则活跃在纸上。”他认为:“虽然没有考察过,但是张乐平或许受到过卓别林作品的影响。” 三毛真正开始走向世界实际上是近两年的事情,如今,国际上关注三毛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2015年2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输出版权的《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合集而成的法文版《三毛》漫画荣获第42届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文化遗产奖,这是中国作品在该节成立的42年中第一次获此项大奖,标志着三毛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三毛这一属于中国的艺术形象,生长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时代背景下,终于在多年后被世界认识。 郭雅希认为,三毛形象的表现形式,不是滑稽,而是幽默。滑稽与幽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有内涵,更严肃,拥有严谨的逻辑,让观者在笑中带泪中体味作品的艺术性。 除了三毛 还有王先生 《王先生》是连载时间最长的小人书 。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最有名气的人非“王先生”莫数。王先生是漫画家叶浅予笔下的人物。他长的一副乡下土财主的模样,有位矮胖的太太,有个爱打扮的女儿,还有个朋友小陈——一位短小粗壮、蒜头鼻子厚嘴唇、怕老婆、喜欢趋炎附势的年轻人。 《王先生》就是围绕着这几位性格各异、关系微妙的人物展开,故事中有达官贵人、太太小姐、警察小偷,滑稽而引人入胜。 王先生单名一个“盛”字,20世纪前期的上海市民,瘦长条、尖鼻子、两撇胡子,长袍马褂,太阳帽。《王先生》的创作,最初借鉴英文报纸所刊一个美国胖子惧内的漫画故事,不久,叶浅予“从模仿中解脱出来”,改从上海市民生活中“捡拾奇形怪状的贝壳”,造成独一无二的人物、情节和性格。《王先生》登场于1928年《上海漫画》创刊号,继而又上《时代画报》、《图画晨报》、《小晨报》、天津《庸报》、南京《朝报》、《时代漫画》、《良友画报》,每周一组,共计有八百组之多。后来,又印为《王先生》《王先生别传》《王先生北传》《小陈留京外史》等多种单行本发行。王先生的故事打动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演员汤杰,决心将其搬上银幕,把自己打造成“中国的卓别林”。这个想法得到了公司老板和《晨报》社长潘公展的支持,于是一个由明星公司代摄制、代发行、专门拍摄王先生故事的“新时代影片公司”宣布成立,请原创者叶浅予出任经理。从1933年到1940年,先后拍摄了《王先生》《王先生的秘密》《王先生过年》《王先生奇侠传》等11部影片,王先生和叶浅予的大名不仅名满上海,也传播到国内各个城市。 这套连环画由800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以丰富的细节,将那个时代上海五光十色的市民的喜怒哀乐、心理和欲望等等表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它也是中国迄今为止连载时间最长的小人书。 ——摘自2017年11月26日《每日新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