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寿带你兜马路 五原路

寿幼森

 

  为了写好五原路这篇内容,这几天特意拜访了从小出生在五原路上的张慰军老师,张老师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注1)的儿子,在家里排行老四。故称:阿四。张老师其实不老,但是与我们这个年龄阶段同步,所以视点也接近,也许这样更有亲切感。

  因此我们的故事就从张乐平故居开始展开,张乐平故居位于五原路的西端,五原路288弄3号,从1947年的上海百业指南老地图上看到当时的门牌号是292号,与隔壁的314号相邻,而北侧原来是这条弄堂的汽车间,边上是菜地。而张家搬进来时门牌号已经是现在的排列方式。

  在张慰军记忆中金兰网球场已经是养猪场,而他爸爸张乐平讲起来就是网球场,所以每个历史阶段周边的环境给人的记忆都会有所不同。

原来虹口的救主堂

  从不少文章和张老师的了解当中获悉,这条弄堂是粤系军阀;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陈济棠1930年左右给三位姨太太造的房子,而隔壁314号是陈济棠自己的住宅。由于陈家的看门人一直住在这里,所以这个传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五原路288弄1号

   抗战后这点房子都是外国人居住于此,由于历史的原因,49年后这整条弄堂人去楼空,而当时正在不断转移寻找住所的张乐平先生与朋友韦布(电影《三毛流浪记》制片人)看到此处的环境十分喜欢,于是向房管部门申请共同入住进这栋两层楼的花园洋房。韦先生住一楼,张先生住在二楼。(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上海历来是房价飞涨地区,但是抗战胜利后一度虹口区空屋较多租金下跌,而解放前后则西区高档社区空屋较多,所以并没有需要用金条顶)

在各方努力下开放的张乐平故居

  由于当时两家人都是有老人需要赡养,同时接着就是和平稳定的生活,于是各家都开始添丁加口,这栋楼里逐步达到了一个容积率很高的状态,韦先生家有八口人,张先生家七口人,于是有了“七上八下”之称。同时当时由于张乐平的太太冯雏音在大中华橡胶厂厂校做老师,所以家里请了三个住家保姆处理家务和带孩子,因此我们现在看的开放的张乐平故居的二楼当时相当拥挤(加上亭子间、假三层5个房间),好在家庭成员生活的时间段不一定同步,所以还算可以维持平衡。由于张乐平先生还需要接待各方来客,其中包括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和同行,以及还需要继续创作和指定版面的交稿,因此西南面这间约25平米的房间是留给主人张乐平单独使用的工作室。

  这是一栋建于1930年左右的花园洋房,占地面积约261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92平方米,还有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约100平米的小花园。建筑为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砖混结构两层两开间的布局,二楼有朝南的小阳台。

  由于一楼目前改为展厅形式,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原来的布局,张老师介绍原来一楼的布局应该和二楼相同,只是后面多了厨房间(早期他们两家合用,后来成为独用)和备餐间(后来的住户作为厨房使用,现在是展厅的卫生间),由于这栋建筑不同于新式里弄建筑,所以它没有错层,被称之为亭子间的小间处在二楼相同层面的西北端,很小。其中有通往假三层(可以睡觉)和晒台的楼梯。这是当初张家独立使用的单元。西南的那间25平米的房间是张乐平先生的工作以及会客室,东南侧约20平米不到的房间是张乐平夫妇的卧室,东北侧的房间约15平米的房间是张乐平子女们的房间。
  张老师回忆当初的房租是每月48元(二楼张家),在当时属于相当高的租金(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上海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为36元,附加工资5元),幸好早年的稿费还是沿用了民国时的水平,特别是张乐平这样在国际上有相当声誉的名家,稿费的收入足以支付和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张乐平先生乐施好善,所以还要资助老家的亲戚们)。张家使用的部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按照政策自购为私有产权房。而一楼后期搬入的住户则还是以使用权入住。

  张乐平故居目前是对大众免费开放的。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止入),周一故居闭馆。这是徐汇区近年来在区域内不断重视人文环境的努力结果,当然这也是张乐平家属们的共同努力下才促成的一件有利于传承漫画艺术以及人文精神的好事。

  张老师介绍他母亲冯雏音生前就说过,要保留张乐平先生生前工作状态的这间房间的原样,那怕作为一个陈列室也好。所以当有条件把整栋楼作为张乐平先生故居陈列室时,张家人能够顾全大局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分歧,也是体现了实现母亲遗愿的一件大事。同时政府部门与一楼的住家(韦先生家搬走后入住的是湖南街道房管所,接着就是第四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最后是他的家属居住在此)协调后才给目前大家看到一个相当完整的人文展览馆,当然政府也给予当时还居住在此的张家老大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而张家人不单单让出了这套房子,还把大量原来张乐平先生收藏的古董也一并捐赠,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陈列展品基本上都是张家提供的原物。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现在完整的看到当年张乐平大师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应该也是那个时期那个阶层上海人的真实状态。所以这就不仅仅是张乐平先生一个人的纪念馆。

当年靠近乌鲁木齐中路麦琪里一侧商铺林立

当年的网球场在大跃进年代曾经沦为养猪场

271号汽车间曾经是文 革 时期最大私有钢铁厂主朱恒清的栖身之处

   五原路由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25年以前。原名赵主教路(这个赵主教有不同说法:旅华法国教士玛勒斯卡,取汉姓赵。法租界初建期曾在此传教的意大利籍主教赵方济(Xavier Maresca),19世纪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赵方济主教),上海有不少老路名是以宗教的名字来命名的,在这里相邻的永福路原来就是古神父路,不远处的天平路是姚主教路。有趣的是同时短短的一条五原路上居然还曾经有两座教堂,一个就是东头五原路71号的圣公会救主堂(注2)而据张老师的记忆聂耳去世后的骨灰曾经一度寄存在此教堂内,这显然与聂耳生前曾经居住在淮海中路上海新村对面的曹家弄有关。另一个是西头287号天主教堂崇真堂(据对賚安建筑颇有研究的吴飞鹏先生考证该建筑是1934年賚安洋行在上海众多建筑设计中的一处),显然这位赵主教的来历与这两座教堂没有相关性。1943年汪精卫伪政权接收租界时将路名改为五原路。该路东西走向,东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全长820米,宽15米到17米。目前这条马路已经定性为上海市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早年的五原路应该是中产阶级以及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一个居住空间,特别是乌鲁木齐中路以北的房价、租金都决定了这条马路上居住的人群结构。

传奇人物盛七小姐盛爱颐

   在张老师以及其他生活在周边的老居民的回忆当中,五原路上除了张乐平,这里曾经居住有:昆曲艺术家俞振飞(1959年与言慧珠结婚前),著名翻译家草婴,女作家王小鹰,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陈传熙,歌唱家周碧珍,老上海最大私有钢铁厂主朱恒清,华成烟草公司的戴耕莘,抗日名将郑洞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发奎,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创始人蔡昌,著名爱国实业家包达三,绿杨村饭店老板,女作家陈丹燕,传奇人物盛七小姐盛爱颐(文革时被赶出相邻的愉园搬到五原路65弄门口汽车间)。而这些老居民不少都是张乐平先生平时走动的老朋友。张乐平先生喜欢从实际生活中吸取创作灵感,所以常常拿着速写本一路扫街、窜弄堂,有点像我们现在拎着相机到处跑。

  五原路的有趣还有就是不少弄堂都可以通到淮海中路、安福路、乌鲁木齐中路,前两年我的加拿大建筑设计师Raefer请我家到淮海路复兴路吃饭,从淮海中路一路窜弄堂,居然可以熟练的穿过五原路从常熟路、安福路出来,可见老外也喜欢这种迷宫般的窜行,更何况张老师当时那些小伙伴放学回家时的一路窜行也是一种乐趣。值得欣喜的是这些可以窜行的老弄堂目前并没有因为治安问题而被关闭,所以走到五原路都可以试试窜窜这些小弄堂。

   据老居民回忆五原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段较长时间被沦为马路菜场,老居民们居然还可以清晰的记忆出当时每天早上六点钟开秤,以马路的双号一侧是买蔬菜的。豆制品的。而单号一侧是买鱼、肉、蛋的。永福路17号当年就是乌中菜场的办公室,也是储运站,门口有一台大秤,所有进菜场的蔬菜都要来这里过秤。也许是因为此地的居民生活水准较高,所以五原路虽然是马路菜场,但是菜价比其他地方都要高。而且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乌鲁木齐中路上建了室内菜场后(当时属于重大新闻)菜价也是居高不下。

   当然马路菜场消失后换来的是马路停车场,这还是上海第一批设立“咪表”的马路停车场,看来一时间它们还不会消失。

  改革开放后华亭路服装市场的兴旺也曾经影响到五原路,那些买了裤子到处找地方改短的顾客让人看到了商机,于是不少缝纫摊开始在五原路扎根,一度也是周边的一道风景。接着就是新房装修带动了这条小马路上的建材市场,而如今这些店铺都被小资情调的咖啡店所替代。

  从目前的五原路来看可圈可点的老建筑不少,特别是有些小弄堂里面的建筑风格迥异,所以能够看到不少老上海人居住状态的痕迹,应该说这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注1:张乐平,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个春秋。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张乐平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1910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者。1923年,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少年张乐平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地名噪一时。1927年在家乡反对军阀迎接北伐军宣传队作画。1929年开始,向上海各报纸投稿。30年代初期,经常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较有影响的一员。
   除了创作漫画,张乐平还创作过年画、连环画、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中国画等,显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这位为中国漫画事业和儿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艺术大师,他的整个创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因此人们称他为“平民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被誉为“三毛之父”,小读者们亲切地称他为“三毛爷爷”。
   注2:美国圣公会成立差会后,在1835年决定来华, 1841年,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到澳门,1842年迁到厦门,1845年7月17日,到达上海。主要在中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省份传教。1902年,在华的美国圣公会分为鄂湘皖赣教区和江苏教区,主教座堂分别设在汉口鄱阳街和上海极司非而路圣约翰大学内。1910年,鄂湘皖赣教区又分为鄂湘教区和皖赣教区,鄂湘教区的主教座堂仍设在汉口,皖赣教区的主教座堂设在安徽省城安庆大二郎巷救主座堂。1912年,在华的美国圣公会加入中华圣公会。
   江苏教区及传教站:上海,苏州,无锡,常熟,扬州,南京都有。
   教堂位置:上海极司非尔路圣约翰堂、爱文义路圣彼得堂、赵主教路救主堂、辣斐德路诸圣堂、松雪街天恩堂、乍浦路忠主堂、临潼路天福堂、昌平路怀安堂(圣保罗西区分堂)、曹杨路圣灵堂、吴淞圣雅各堂、嘉定善牧堂;无锡十字堂;苏州桃花坞天恩堂;南京太平路圣保罗堂、下关道胜堂。其中有些还存在。
   该教会设立的学校有:上海圣约翰大学;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扬州美汉中学。
   该教会设立的医院有:上海同仁医院、爱文义路广仁医院;无锡普仁医院。
   目前北京还有中华圣公会救主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旧名南沟沿)85号,又名英利甘教堂、中华圣公会堂、南沟沿救主堂,曾经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及主教座堂,亦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建筑建于1907年,现为塞翁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原路71号的教堂毁于一场火灾,后来曾经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设立神学院,后来改为交大神学院,又因为昂立集团介入被称之为昂立学院。

——摘自2019年1月10日微信公众号《老寿眼中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