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慰军忆漫画家父亲张乐平 “长大后,我读懂了父亲” 刘文婷
|
||
1982年张慰军(右)与父亲张乐平(中)母亲冯雏音(左)合影 张乐平创作的漫画形象“三毛”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有一个圆圆脑袋、顶着三根头发,独自一人在街上流浪的漫画小主人公,他的命运漂泊却勇敢、坚强,富有正义——“三毛”是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经典漫画形象。近几年,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认识了三毛。不久前,《三毛流浪记》荣获了“2018年世界无字书特别荣誉奖”,并首次推出了名为《三毛:一个小英雄流浪历险记》的意大利语版,这让“三毛”作者张乐平也更广为人知。近日,在五原路张乐平故居,记者采访了张乐平先生的儿子张慰军,他告诉记者,张乐平不仅是“三毛之父”,他慈祥的父爱也是他们7个子女心中的一盏明灯。 三毛身上有父亲的影子 “三毛”诞生于1935年的上海,抗战胜利后,《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的先后推出,让这个孤苦伶仃的旧社会底层流浪儿童形象刻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底。不过张慰军在父亲去世后整理其作品时却有意外发现,“很多人不知道,父亲最早画三毛的时候,其实原型是弄堂里一个调皮的孩子。那时的三毛有父有母,有温暖的家庭,父亲最初就是借‘三毛’的天真无邪讽刺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而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漫画家们迅速组成了救亡漫画宣传队,叶浅予任领队,张乐平任副领队。张乐平和漫画队成员一时间创作了大量抗战漫画,先后在苏、鄂、皖、桂、浙、赣、粤等地进行抗战宣传,并坚持到最后一个人。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张乐平回到阔别8年的上海,才重新开始“三毛故事”的创作。根据自己在抗战一线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创作的《三毛从军记》,1946在《申报》发表。 1947年,上海物价飞涨,张乐平把子女几个安置在嘉兴和妻子一起生活,自己独自一人在上海的亲戚家借住。寒冬的一天晚上,张乐平下班回家时看到弄堂里有两个流浪儿童在玩耍,第一天一早出门,他们已冻死在路边。“两个孩子死在了自己的家门口,这件事深深刺激了父亲,激发了他向社会呼吁的愿望和动力,就此,父亲开始创作《三毛流浪记》。为了创作好这部作品,他还和流浪儿童交朋友,”张慰军说。 张乐平是浙江海盐县人,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取名往往按“大毛,二毛,三毛……”的顺序依次排下去。张乐平小时候有没有被称为“三毛”,已经不得而知,但张慰军说,“‘三毛’身上确实有我父亲的影子。”因为从小家境贫困,张乐平15岁就只身一人到上海郊区一个镇上的木行当学徒,尝尽了人间的艰辛悲凉,“他笔下的‘三毛’虽然在生活上极度凄苦无依,但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就像他一样。” 给父亲当模特是童年乐趣 张乐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这一点,张慰军从小就有深刻的体验。 张家有7个子女,在张慰军眼中,父亲在孩子行为品格方面要求极严,做了不少家规,比如“不许交坏朋友”。一旦做错了事,父亲威严的一面就充分显露出来。但是父母“严而有爱”,对于孩子是否擅长读书,从不苛求,除非功课松懈。身为最小的孩子,张慰军从未看到父母偏袒哪个子女,总是“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并且从来不打孩子。 从张慰军记事起,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把自己的朋友请来玩。朋友们也十分愿意来家玩,母亲看到小朋友来了,就叫保姆加几个菜,帮孩子们把朋友留下来。“朋友们来我们家总是十分随意,有时开玩笑还挑剔我们家菜不如他们家好吃呢!” 童年最开心的时刻,是父亲下班回来,从包里摸出糖块之类的零食。“哥哥姐姐们都大了,父亲就叫正在玩的我和我的小朋友们排好队,把糖一一发给我们。”每晚张乐平工作时,孩子们很自觉地不去打扰。需要模特时张乐平会叫他们过去帮忙。如果正有小伙伴来家里玩,也特别喜欢给“张伯伯”当模特。有时需要古装,他们就披上毛巾之类让张乐平看。每当这时,居室里总是欢声笑语。 在张乐平夫妇的言传身教下,一家人其乐融融。遇到流浪儿童、遗孤,张乐平夫妇也会给予各种帮助,或者索性收养他们。张乐平去世后,常会有人对张慰军说,感谢张乐平先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张慰军说,曾有一个特地从西北赶来的姑娘,蹲在父亲的墓前哭位,后来他才知道,父亲生前曾默默帮助过她。“但这此事,父亲并不会特意和我们说道。” 自己觉得好才是真好 张乐平对绘画极为认真,不仅对一幅画中每个位置的内容严格比对,晚年记性不好,担心作画过程中情节不连贯,他还会事先写好文稿。黄永玉是张乐平好友,日常来访,常看见他处理自己不满意的作品。那时纸很贵,黄永玉看着那些画,觉得张张都好,张乐平扔起来却毫不心疼,回答:“首先一定要自己满意才能拿出去,不要让别人指出不好才知道不好。”“你父亲对自己的要求真高,”黄永玉后来对张慰军说,“那句话我受用到现在。” 在张慰军的记忆中,第一次看到三毛,是在父亲的画册里。195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再版《三毛流浪记》简体版,张乐平希望“三毛流浪记选集”几个字是小孩子写的。“我那时候还没读书,只认识一些字,父亲就让我写几个字出来,再拿去描。画册印出来以后,我有点虚荣心,把书送给同学们看,到处嚷嚷着:‘你看,这几个字是我写的。”’ 由于“文革”时期的遭遇,张乐平并不鼓励自己的孩子们画画。张慰军记得,“文革”时期的父亲很沉闷,白天在牛棚劳改,晚上回到家不怎么和孩子说话,家庭气氛很压抑。后来张慰军学画,张乐平也很少指导,但有一句“做人可以胆子小,可画画得胆子大”他却一直记得。 年少时一次与父亲闲聊,张慰军抱怨父亲曾放弃去美国的机会,没想到很少大发雷霆的父亲为此训斥了他一顿,说:“如果我当时去了美国,就没有《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了。”“当时,我没能理解父亲,后来我长大了,才豁然明白,在父亲的一生中,‘三毛’不仅仅是他笔下的一个人物,也悄然融人了他的生命中,”张慰军说,“可以说,我越长大,越崇拜我的父亲。” (相关链接)张乐平夫妻因“三毛”结缘 “三毛”,不仅是张乐平先生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为张乐平与夫人冯雏音牵线的“月老”。1939年,张乐平在金华遇见了一同隶属抗战宣传队的冯雏音。在两人相识前,冯雏音已经是张乐平的书迷,买过不少他创作的漫画书。两人一见如故,十分聊得来,两年后喜结连理。“父亲创作‘三毛’,母亲因为文学功底较好,便成为了父亲的‘助手’,为他的图片配字。” 张慰军笑称,父母恩恩爱爱一辈子的同时,“也吵吵闹闹了半辈子”,而每次吵架几乎都是因为父亲喝酒。“一次朋友都在场,母亲叫他别喝酒,他就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举起杯子道:‘来来,大家为我戒酒干杯!’母亲哭笑不得。第二天照喝不误。”几乎每天饭前,他都会用小酒盅喝一杯白酒。 关于父亲的爱喝酒,张慰军认为,由于平时受各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父亲思想上会有顾虑,喝酒后可能更有助于他打开思路。尽管爱喝酒,他却从没有看到父亲烂醉如泥过。“‘文革’期间,父亲苦闷,奇怪的是我们却再也没听见他们因喝酒吵架。反而是母亲常常叫我们出去‘打3两酒回来。”’张慰军记得,那时父亲身后贴着大字报,上面写“不准牛鬼蛇神张乐平喝酒”,“父亲用红笔在上面画个叉,把酒藏在书桌底下偷偷喝。” 晚年的张乐平,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1993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张乐平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组全部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 1995年,冯雏音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592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1998年,冯雏音女士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她还帮助了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重上学,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 而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故居,也于2016年2月8日对社会免费开放。张乐平先生的子女整理和捐赠了285件遗物,并保留了张乐平先生原来的生活状态。 ——摘自2019年1月16日《东方教育时报》
|
||
三毛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