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三毛

  司雯嘉(主持人):品味艺术,品味经典。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品·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一定有这么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他光光的大脑袋上顶着三根短毛,大而亮的眼睛骨碌碌地转,整天制造麻烦却总能够转危为安,这便是张乐平笔下的漫画人物三毛。从1935年问世以来,三毛足足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他乐观坚强,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也使这个虚构的人物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

  解说:圆鼻光头三根毛,贫困凌辱一人扛。三毛这个招人疼爱的漫画人物,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而他的创造者张乐平先生的名字也因三毛家喻户晓。这两幅漫画刊登于1935年7月28日的《图画晨报》,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三毛的作品。早期的三毛,滑稽幽默,调皮捣蛋,是个典型的小顽童,但他的活动范围基本上还局限于家庭生活,虽然在看似简单的画面背后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但在艺术成就上,远不及张乐平之后创作的《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

  字幕:《三毛流浪记》获第12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第14届意大利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

  解说:1947年6月15日,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浪迹街头的小三毛赢得了无数善良读者的共鸣。《三毛流浪记》的画面线条均匀简洁,造型变化多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爱与恨。上海的昆仑影业公司把《三毛流浪记》搬上了大银幕,这也是第一部根据三毛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
  《三毛流浪记》通过对三毛浪迹街头、饥饿屈辱的生活描写,尖锐地嘲讽了旧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黑暗,同时也赞美了流浪儿童质朴善良和友爱的品格。《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他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地方躲风挡雨,可是他不偷不抢,不愿意成为有钱人家的宠物,依靠着自己的劳力在富人的白眼和巡捕的压迫中生存,这就是张乐平先生颂扬的三毛精神。《三毛流浪记》正是因为融入了作者的身世和遭遇,因为有对受苦难儿童的深切同情,因为是眼泪和着笔墨所画,所以才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赢得了人们加倍的喜爱和珍惜。
  在电影《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当时年仅8岁,是昆仑公司作曲家王云阶的儿子。他脖子细、脑袋大,天生一副顽童像,一下子就被导演选中饰演三毛一角。著名化妆师辛汉文保持了漫画里三毛原有造型,用铜丝贴在橡皮膏上制成三根头发,并用泡泡糖做成三毛的圆鼻子。这个颇富幽默感的三毛形象,不仅成了影片的卖点之一,也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影像之一。
  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中,《三毛流浪记》还创造了一个空前,那就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次众星捧月的盛况。影片豪门大家宴的片段里,几乎汇聚了上海当年所有的电影明星,赵丹、黄宗英,朱琳、刁光潭等7对明星夫妇,上官云珠母女、孙道临、吴茵、林默予等近50位演员齐来助阵,甘愿为王龙基这样一个无名的小演员当配角,以跑龙套的身份分文不取,这也证明了大家对三毛的热爱与支持。
  电影《三毛流浪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在上海公映的影片,也是赵明和严恭从事电影导演的处女作。他们对影片的处理没有一味的突出小主人凄苦的生活,而是发挥了剧本的特点,着重刻画三毛倔强机灵的性格和质朴纯洁的心灵,特别是他们采用了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保证了漫画原有的幽默特色,巧妙地运用电影手法,再现了张乐平笔中一组组笑中带泪的经典漫画,成功的塑造了三毛这一典型形象。

  司雯嘉:自1949年电影《三毛流浪记》上映后,三毛的故事也被改编成了木偶剧、滑稽戏、动画片、舞剧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这个头上顶着三根短毛,永远七八岁的小男孩,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共同成长,他带给人们的是心灵上的震动,精神上的鼓舞,也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见证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引得无数人与他一起品味世态炎凉,共同寻找和创作新的生活。1992年,张建亚将《三毛从军记》搬上了大银幕,这也是三毛漫画作品中的另一个代表佳作。

  解说: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张乐平的漫画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步,他善于抒发平民的苦乐情感,而他的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

  字幕:《三毛从军记》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化妆奖、最佳儿童片奖,第6届中国童牛奖优秀儿童片奖优秀导演奖,第22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中国诞辰100周年“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

  解说:《三毛从军记》最早连载于1946年的《申报》,共120多页,每页大多有四幅画构成,描述的是三毛在国名党军队里的军营生活。这部作品不仅标志着漫画人物三毛,从早期的趣味性发展到战斗性的质变,也标志着张乐平在创作上的重大飞跃。1992年,导演张建亚把初出茅庐的理想寄托在了三毛的身上,他希望拍摄出一部风格独特的中国喜剧电影,也希望借影片真正的将张乐平的漫画风格搬上银幕。
  《三毛从军记》成功了,有评论家称,它的问世,标志着第五代导演中产生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导演人才。浓郁的漫画色彩,是这部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我们不难在片中寻找到真人演绎的张乐平漫画。张建亚效仿西方喜剧电影的模式,部分放弃了电影语言上的优势,通过情节和演员出位的表演,完成了影片的喜剧效果,其中的一些精彩段落,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
  老鬼,是在影片开拍前,导演张建亚特别添加的角色。这个在漫画之外被虚构的人物,与三毛之间既爱又恨的关系,制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喜剧效果。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实力派演员魏宗万在影片拍摄当年已年近54岁,他曾以自己年龄过大不适合与孩子演对手戏为由,拒绝过导演的邀请。而他在影片中对老鬼一角出色的诠释,不但让观众看到了他身上极强的喜剧细胞,也为他赢来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在拍摄《三毛从军记》的时候,饰演三毛的贾林只有15岁。这个从没接触过影视的孩子,将三毛在从军期间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的经历,都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他夸张的表情,诙谐的动作,为影片中的三毛增进了极强的漫画风格,而在拍摄过半之前,他甚至连剧本都不曾看过,这也正是导演张建亚拍摄全片的过程中强调的游戏感,在大胆的想象里体现幽默和快乐,在轻松的嬉笑中享受深刻的寓意。
  张建亚在电影《三毛从军记》里用调侃、嘲讽的手法,重现了许多艺术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和音乐。这些变形夸张的影像,在给人带来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带来了看待时事和人生的另一种眼光。在这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影片里,没有残酷和悲壮,而是用一种游戏化的这种方式,透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讽刺着社会现实,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张建亚甚至将战争转变为了一种趣味横生的儿童游戏,为这些小人物们对战争的理解,赋予了更幽默的注视。
  穿上军装的三毛,为了做个精忠报国的英雄,吃过苦,受过难,虽然他没能为国捐躯,但也立下过不少功劳,可到头来还是被人们所遗忘。最后他才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小人物永远是小人物,小把戏永远是小把戏,这正是张建亚结合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在新时代对张乐平漫画的另一种读解。他希望人们在电影这个虚构的世界里,能够缓解生活中的压力,获得某种理想性的快乐与满足。

  司雯嘉:1992年9月27日,82岁高龄的张乐平先生在失去知觉整整八个月之后,与世长辞。也正是在张乐平先生去世的同一天,电影《三毛从军记》拍摄完成了全片最后一组镜头。从1935年第一幅三毛漫画问世至今,张乐平用画笔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讲述着世人对于人生和美好未来的向往。穿上军装的三毛,流落街头的三毛,以及后来获得新生活的三毛,每一个形象都深深地印刻在了那些曾经经历过往昔岁月人们的心中。“三毛”也以他特有的形象,展示着中国漫画人物的时代风采。

  好的,再一次感谢您收看本期的《品·味》,我是司雯嘉,我们下期再会。

编导 万佳
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 《品·味》栏目
2010年6月3日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