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张乐平,是中国杰出的画家,他在1935年创作的儿童漫画形象“三毛”家喻户晓,名传海外,读者叫他“三毛之父”。纪念画家张乐平的张乐平纪念馆,矗立在在杭州湾北岸的浙江省海盐县县城。
张乐平艺术造诣深厚,在他八十二年的生涯中,艺术创作生涯有六十多年。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形式,涉及漫画、年画、连环画、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中国画等等。他笔下的“三毛”陪伴了几代读者的成长。他的作品始终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反映历史的变迁,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被大家称誉为“平民画家”。
张乐平,原名张昇,1910年11月10日出生在海盐县黄庵头村。他的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也有点文化,还是持家能手。张乐平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光凭父亲教书的薪水难以支撑,靠母亲的女红活、剪纸、绣香囊挣钱补贴家用。母亲常常教张乐平剪窗花,描绣花的花样,用蜡烛油捏小动物。虽然,母亲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启蒙了他对美术的热爱,影响了他以后的美术创作。
这些是张乐平历年所作的一部分剪纸作品。
黄永玉(著名画家、作家):他拿一张纸,不打稿子就能剪出人来,剪一队死人的仪仗,打锣打鼓吹号过去,剪一队讨媳妇的坐着花轿的过去,两队连在一起的,人物重重叠叠,不打稿就能剪出来,一大张纸这么剪。(插话:就是说在表现力上很有天份)这个太奇怪了,很少很少有,几乎是没有第二个人这样做。
解说:张乐平在县立小学读书的时候,他遇见了教美术的陆寅生老师。陆老师学过西洋绘画,张乐平在他那里知道了有别于中国传统的绘画结构和透视等。张乐平在陆老师的指点下,显露出了天赋。
由于父亲失去了工作能力,张乐平辍学到上海当了学徒。后来姐夫做生意赚了点钱,便资助张乐平去了一个私立的美专学了一段时间绘画。张乐平最初是靠画广告、设计时装和画图书插图来维持生活,业余画漫画。后来辞职,专业画漫画,并且逐渐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漫画家。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但遭受政府的镇压,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漫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幅作品。既直接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又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投降主义,如此旗帜鲜明的漫画敢于公开发表,在当时的上海绝无仅有。
这些张乐平描写大众生活的作品,受到大家的喜爱。
当时,好多画家都创作了漫画的人物。1935年,25岁的张乐平创作了中国第一个儿童漫画形象,他就画了一个光头小孩子,又在上面加上了三根头发,起名字就叫很大众化的“三毛”。“三毛”在以后的数十年中陪伴读者的成长,成为几代人的朋友。
魏绍昌(文史学家):当时集中在上海就有二十几个漫画刊物,还有许多报刊画报都登了漫画,这个情况是非常空前的。那么这个时候漫画家就出来很多很多。连环漫画当时最主要的是五种,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张乐平的《三毛》。
解说:当时连环漫画几乎都配有文字说明,张乐平开始创作三毛这个形象时,试图尽可能减少借助文字的帮助,用线条来表达故事内容,使当时中国大量的文盲和不识字的儿童也能看得懂。
1937年日寇发动了“七七事变”,8月13日炮火又在上海响起。漫画界立即组织起来,成立了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任副领队。张乐平随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奔赴各地宣传。他们画了大量的宣传画和漫画,一路举办“抗敌漫画展览”,转战十多个省市,将漫画贴遍沿途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
1938年5月19日的那天,中国有几架飞机飞到日本的领空。飞机没有投掷炸弹,是丢下了总数不下百万张的宣传抗战的传单,其中许多传单就是漫画宣传队画的。当第二天清晨,日本人在看到满地传单后极为震惊,也引起了日本漫画界的震动,他们还开会,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漫画已经输给中国。”
张乐平在宣传抗日的同时,还去前线和沦陷地写生,让作品告诉人们:敌人的残暴和我们军队的坚强。
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我们看到了张乐平战地画的部分写生。
后来,艺术家、美术评论家李路明这样评论这些速写:在张乐平的速写中,尚难见到明显的漫画手法,平实的记录仍为其速写的要义。在这幅景物速写中,艺术家以十分简约的说明性线条描绘抗战时期浙江诸暨县城被战火毁坏的景象。
随着主管漫画宣传队的政府机构被解体,日军又开展大规模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漫画宣传队到了无法立足的地步,队员中有的改行,有的离去,曾经热火朝天的漫画宣传队变得清冷萧条起来,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孤军作战。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张乐平始终坚持创作抗战漫画,甚至还不得已在广场上靠卖速写和重操广告旧业来养活家人。但是,张乐平还是坚持抗日宣传,他是坚持到抗战最后的一个漫画宣传队员。
抗战八年,是张乐平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跳出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圈子,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几度生死的战争经历,以及在军队中的所见所闻,使他更深入地认识了现实社会。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张乐平回到了上海,一抵沪他就接到了各家报刊的约稿,他画了很多讽刺漫画。
1946年,张乐平结合八年战争中的生活体验,创作《三毛从军记》。
与八年前偏重生活趣味的三毛形象相比,《三毛从军记》中的三毛形象表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主题,内容保留了幽默风趣又含有尖锐辛辣的揭露和抨击,描写了中国军队积极抗日的一面,也揭露了其内部的丑陋现象。这套连载的漫画得到刚经历过战争的读者热烈关注和欢迎。他最后一幅由“V”字组成墓地,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方成(漫画家):一般的连环漫画,你像我们看外国的连环漫画,都是很滑稽的,最后总要跟说笑话一样,最后一个高潮逗着你笑。他的画很特殊,他画的是悲剧,一般都是喜剧,喜剧性的东西逗你乐得要死,他不,他搞悲剧。用连环漫画来搞悲剧,这种是很少见的。
解说:但这套连环画因为描写了国民军队抗日和腐败,自上世纪50年代后曾长时间在海峡两岸均成为禁书。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因为曾经跟随国民党军队在前线,和这套作品的内容,成为张乐平的罪状之一。
在《三毛从军记》的创作完成后不久的一个大雪天晚上,张乐平在寄居的亲戚家的弄堂见到了三个大概是八九岁,衣着单薄的流浪儿童,在围着一个小铁罐烤火取暖。囊中羞涩的他回到住地,整晚在想那流浪儿。
第二天早晨,张乐平再路过弄堂口,三个小孩中的两个已经僵死了。
张乐平根据流浪儿的遭遇,创作了《三毛流浪记》。
徐昌酩(著名画家):他为了描绘三毛,车子推桥头,就是三轮车要过桥,要有人推一把的,小孩推,他一起推,他去接近那些小孩。他那个时候,在大光明、国际饭店,黄河路上面,有很多小孩是贫困的,因为这里面比较繁华,他们在乞讨。他也常常跟他们相处,正因为相处了之后,他们会把他们的生活都反映给他。
解说:《三毛流浪记》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直至1949年4月4日才告结束。这部作品引起的强烈反响竟然大大超过了张乐平之前的三毛作品,读者人数也远远超过了从前。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读者们还对作者张乐平如何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表现出了兴趣。
徐鹏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在那个时候,引起所有人的共鸣,甚至于家庭比较富裕的人,也产生对这个流浪儿的同情,艺术能达到这种程度,是很不容易的,可以来讲,这个不是说,你想想,艺术打动人不是简单的,你只有好才能打动人,所以说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是《三毛流浪记》最成功的地方。
解说:《三毛流浪记》牵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无数的读者写信件和送物品给三毛。当年,大公报馆的接待室里,经常要接待大批读者,他们或者埋怨买不到当天的报纸,或者询问三毛以后的遭遇,或者征求如何献爱心帮助三毛脱离困境。
华君武(漫画家):每一幅画没有字的,所有的画没有文字的,他是用形象在那里讲话,这个是很了不起的。
解说:在那些日子里,“三毛”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人物。张乐平尽量不用文字的表现手法,使“从军记”和“流浪记”得到了没有文字的文学巨著的荣誉。
由宋庆龄先生提议,1949年4月4日展出《三毛流浪记》原稿的“三毛生活展览会”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并义卖张乐平抱病为展览会赶画的几十幅的《三毛流浪记》内容的水彩画,以筹款救助流浪儿童。为了争睹张乐平的“三毛”手稿,在六天的展览期间,大新公司人山人海,热闹空前。
戴敦邦(著名画家):轰动得不得了,大概从南京路排队,一直排到顶楼,那绝对盛况空前。我们都是小朋友,排了队,大人也有,基本上都是小孩子特别多,都是大新公司从底楼排队,这个楼梯上这么一个转弯,这样转转,转进去,然后,放几个人进去,再放几个人进去,实在放到里面不行了,我们都排着队,排了几个小时才能进去的,才能去看“三毛”。因为当时看的是书,后来是有些原稿。当时拍卖时候,义卖,我们小朋友根本不懂。当时不收门票的,可以买一枚小的徽章,纪念章,小朋友最多能够买,我们连买一枚纪念章的钱都没有,看到有的小朋友能得到这个,觉得无上的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得到一件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解说:画展和义卖,不光普通市民,还有很多码头工人、三轮车夫、清洁工等穷人都去看,甚至捐钱给流浪儿。
昆仑影业公司在1949年将《三毛流浪记》改编成了电影。众多当时的一流明星,自愿不收分文为三毛做配角。
自新中国成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文化艺术方面控制得比较严,当时提倡的是正面宣传,不主张反面地揭露和抨击。加之那时政治运动频繁,稍不留神就会遭到批判。张乐平的的创作陷入了困境,他只能转了创作的方向。
黄可(美术史学家):解放以后他主要是表现新中国的新的儿童生活,基本上没有批评内容,都是从正面的表现,那也就是比较平了,就比较平了。虽然有些生动的故事,儿童的生活,但是比较平,给人的印象就不深刻,我想是这个原因。
解说:他从这个时候画的一系列三毛作品,没有了以前的锐气。不用于讽刺批评的漫画,艺术上的难度大,也难以有深刻的作品。
张乐平便改变类型,除了漫画,他的作品涉及了年画、国画、水彩画、速写、素描等等,并有很多绝佳的作品。这些张乐平画的年画洋溢着那个时代气息的作品,曾经被无数家庭贴在墙壁上。张乐平还画了不少的速写。这些舞台速写,刊登在各个报刊上。张乐平还为多部舞台剧作人物造型。他作人物造型都是结合演员特征和剧本内容而画。 这幅《七十二家房客》的人物造型非常传神、因而成为当时公演的第二个亮点。
在张乐平的这些中国画和水彩画中,充分展现了他绘画技巧的功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乐平成为上海美术界最先被打倒的画家。张乐平的工作、生活、家庭都被改变了,他的画笔被搁置。
等政治气氛有了松动,张乐平又偷偷地拿起了笔。漫画不能画了,他就画国画。他那时候的写意国画,被很多国画家称赞,说有八大山人的风格。
“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这十年毁掉了张乐平最佳的创作时期。已经66岁了的张乐平满怀重获新生的喜悦,又恢复画了漫画。他痴心不改地又一次画起了“三毛”,还画了不少讽刺漫画。
但是毕竟年纪不饶人,终于有一天,他的手开始不听他的使唤了。张乐平被查出患有帕金森氏疾病,最初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手不停地抖动。为了能继续画画,张乐平和疾病一直在斗争。他每天坚持画画,但是,曾经是他最为在行的线条现在已面目全非了。他最后想要完成的一部连环漫画作品《人到老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他生前最后创作的作品,是具有国画大写意风格的讽刺漫画“猫哺鼠”。
1992年9月27日,张乐平因病去世。追悼会上,陪伴他的是他的笔,他喜爱的酒,还有音乐《一路平安》。
丁锡满(《解放日报》原总编):在张乐平去世的追悼会上,我叫他的儿子给我买了一瓶绍兴老酒,再带了个酒杯,我就在他灵前告诉他说:“我们的酒还没喝完,你喜欢喝酒,我现在送你,要跟你告别了,请你最后干掉这杯酒吧。”讲了之后,我就把这酒,倒在他灵柩前面的地上面。
解说:张乐平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在这个纪念馆里,在他几代的读者心中。
张乐平纪念馆
2012年
(注:本片仅供张乐平纪念馆馆内播放)
|